菊江村历史 世界历史 鹿地亘的反战活动的内容_世界古代史 菊江历史网

鹿地亘的反战活动的内容_世界古代史 菊江历史网

鹿地亘,原名濑口刚,1903年生于日本九州大分县一个有名的家庭,他的名字叫“坂口”。他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并于一九二四年被东京大学文学系录取。读书时,曾参与东京大学新人会活动。

它是一个以师生为主体,致力于对社会党进行调查与宣传的机构。鹿地亘在上大学期间,曾与同窗一同探讨过日本的社会变革,也因此,他对日本的社会现状,也有了更多的关心。

鹿地亘

日本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件后,开始了对中国东北的武力入侵。鹿地亘和日本 一道,在大街上鼓动民众,抗议日本的侵华行径,并呼吁日本军队撤出中国。

鹿地亘这时虽未自觉将写作与反战思想相结合,但他在客观上的行动却是反战运动的一种体现。而且,从那以后,中国的反战争运动就依托于这一时期所累积的丰富的阶级矛盾,才能成功地进行下去。

1932年,由小林多喜二引荐,鹿地亘参加日本共产主义运动。鹿地亘响应日本 人的要求,和日本工人文联的同志们一起,组织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反对法西斯的演说和演说。这时,在日本,军阀政权开始猛烈而残忍地镇压社会上的各个革命党团体,政治团体和文学团体的会员,一个接一个地被抓进监狱。

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间,单是鹿地亘一人就被逮捕和关押了十八次。以小林多喜二之死为契机,1933年二月,日本工人阶级被残酷地压制,陷入了白色恐怖的最低点。一九三四年,鹿地亘又一次被抓进了监狱。日本共产主义运动在这一时期逐渐崩溃,到了一九三五年,已是大势已去。一九三五年十一月,鹿地亘获释出狱。

当时的13本是一个被压迫的国家,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人对中国进行了残酷的 ,鹿地亘决定逃离日本,去中国。“中国面对着日本的入侵,国内的解放与抗战之火正熊熊地烧着。我想在中国抗日战争中,能起到一点作用。”

一九三六年一月十五日,鹿地亘由神户港启程,经过青岛,启程赴上海,启程赴日本。也是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个与他有共同爱好的反战学者池田幸子,他们结婚了,并且在未来还会一起战斗,池田幸子的汉语要高于鹿地亘,所以鹿地亘的很多行动,都需要池田幸子的鼎力相助。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日本人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势,并由此引发了“八一三”事件。十一月二十五号,鹿地亘一家已退往中国香港。一九三八年二月八日,他在《新中华报》上以《现实的正义》为题,提出了一篇反对艾尔宾侵略中国,并表示全力支援中国抗日。

一九三八年三月,经郭沫若介绍,鹿地亘夫妻二人由中国香港到武汉,在武汉军区任参谋,从事对外宣传工作。鹿地亘在进行反战宣传战时,产生了对战犯进行教育与组织化的构想。一九三八年四月,在武汉,他与两个被抓的日本飞机驾驶员首次见面。在与二人真诚的谈话中,鹿地亘逐渐掌握了如何向日本俘虏们进行宣导和教育。

他说:“关于对外的宣传,有一条必须弄明白,那就是,他们已经抛弃了故土,只带着一股血性而来。因此,悲天悯人的宣传和教育不仅不能起到任何作用,反而会引起更多人的愤怒,因此,我们必须抛弃悲天悯人的说教,让他们看到这场战斗的真相。”

所以鹿地亘建议,要进行日本俘虏的教育工作,必须先筛选出一批有前途的人,并将其安置在一个有自己想法的地方。我们要把他们训练成反战的中坚力量。”

一九三八年十月,鹿地亘亲临湖南常德“和平村”,接见一百三十多个战俘。起初,他们和俘虏的交谈并不愉快,俘虏们说,从有了人类之后,就一直有战斗,残酷的行为是无法避免的,他们把鹿地亘当成了叛徒。

两个人都陷入了僵局。鹿地亘被日本人质问:“你的见解如此高明,为何不留在自己的国家,却要来到这里?”在我的国家里,我的战友还在战斗。

然而,要想在自己的国家和中国人一起抗击外敌,就得从自己的国家出发,日中两国要联合起来,打败日本 者,粉碎他们在亚洲称王称霸的雄心。如果只是在日本,那就什么都做不了了,他也不可能帮到自己的国家,也不可能帮到日本人。因此,出国和中国人并肩作战也很有必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4%b8%96%e7%95%8c%e5%8e%86%e5%8f%b2/82567.html

埃及金字塔是什么时候造的?怎么造的?_世界古代史 菊江历史网

威尼斯大理石统治下的欧洲中世纪:繁荣、文化与社会变革_世界古代史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