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不遗余力【不遗余力的意思】- 成语大全

不遗余力【不遗余力的意思】- 成语大全

【不遗余力的意思】:遗:保留;余力:剩余的力量。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不遗余力

【用法分析】:不遗余力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全力以赴。

【不遗余力的来源】: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秦不遗馀力矣,必且破赵军。”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使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不遗余力的拼音】:bù yí yú lì

【英语翻译】:do one’s level best

【成语声母】:BYYL

【成语分辨】:见“尽心竭力”(523页)。

【不遗余力的近义词】:全力以赴、倾巢而出

【不遗余力的反义词】:三心二意、留有余地

【不遗余力的故事】:公元前260年,秦王派大将白起,在赵国的长平一举击败了由赵括率领的四十万赵军。秦王乘机要挟赵王,要赵国割让六座城池给秦国,作为讲和的条件。  赵王连忙召来大将楼昌和上卿虞卿商量对策,说:“长平一战,我们吃了败仗,我想带领全部人马与秦军决一死战,你们看怎样?”  “这样做没用,还是派亲信使臣去讲和为好。”楼昌说。  虞卿不同意楼昌的主张,问赵王说:“大王,这次秦国究竟是想消灭我们赵国军队呢,还是打一打就回去?”

【不遗余力近似成语】:

力小任重:能力小,负担重。犹言力不胜任。

力微任重:微:小。能力小而任务重

力挽狂澜:力:竭力;挽:挽回;狂澜:巨大的波浪。用力阻止巨大的波浪。比喻竭力扭转险恶危急的…

力透纸背:力:笔力。透:穿过。形容书法遒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的背面。也比喻文学作品立意…

力能扛鼎: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不遗余力造句】:

1、这么一大批读者既已召唤起来,我自然要不遗余力,使得他们的教育引人入胜,使得他们的消遣富有实效。

2、王师傅带徒弟不遗余力,全部本事和经验都传给了徒弟。

3、如果一个人能够选择自己想做的事,能做,且被社会需要的工作,并为之不遗余力,这就是人生的快乐,这是获得自尊的最可靠的途径。

4、这个理由,让所有人类不遗余力,让其它事业死得其所,然而我们的地球,我们要拯救的地球,会不会因此而冷笑?

5、小明在学习上从来都是不遗余力,以期望在考试时获得好的成绩。

6、小明的爸爸出了车祸,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同学们捐款捐物,不遗余力地帮助他。

7、有绝妙的计划,必须不遗余力地实施,而且今天就做。

8、上述事例证明,谈到勇气,它不仅仅意味着机智过人,或者盲目的武夫之勇,相反,它首先要求权衡利弊,做出自己的判断,此后不遗余力地把自己的判断付诸行动,即使遇到危险也是如此。

9、冬天的阳光是伟大的,尽管它的温暖很有限,但它总是不遗余力地驱赶着严寒。我相信,冬天的阳光是上天的恩赐。

10、人的一生,应当不遗余力地奉献一切于社会。

【不遗余力成语接龙】:

不遗余力 → 力不胜任 → 任重致远 → 远交近攻 → 攻苦食俭 → 俭可养廉 → 廉洁奉公

公是公非 → 非亲非故 → 故人之意 → 意出望外 → 外简内明 → 明白了当 → 当头对面

面红面赤 → 赤地千里 → 里勾外连 → 连宵达旦 → 旦夕之危 → 危若朝露 → 露往霜来

来者勿拒 → 拒之门外 → 外合里应 → 应运而生 → 生男育女 → 女娲补天 → 天旋地转

转眼之间 → 间见层出 → 出何典记 → 记忆犹新 → 新陈代谢 → 谢家宝树 → 树大根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107670.html

不阴不阳【不阴不阳的意思】- 成语大全

不正之风【不正之风的意思】- 成语大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