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纳斯文化简介
伯纳斯文化(Banas Culture),南亚次大陆中部山区和森林地带铜石并用时代的代表性农业文化。
分布于印度拉贾斯坦邦东南部阿拉瓦利山脉以东山区,因境内的伯纳斯河而得名。
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约为公元前2580~前1500年。
典型遗址是乌代布尔附近的阿哈尔遗址。
该文化的经济以农业和畜牧为主,种植水稻、小麦和高粱,饲养牛、羊、猪、驴和家禽。
渔猎也占一定地位。
住所一般为石基泥墙或土坯墙的椭圆形房屋,有木料的柱架结构。
屋顶作斜坡状,用竹子、席子搭盖,再覆以泥土或谷草。
居住面为烧土或混有砾石的粘土。
面积约 8~55平方米不等。
屋内设炊用灶。
有的遗址内发现有土坯台基建筑和烧砖建筑,是当时南亚除印度河谷外唯一使用烧砖的地方。
陶器手制或轮制,以施白彩的黑 -红陶为主,兼有施奶油色陶衣的黑彩陶、红衣陶、施划纹或附加堆纹的灰陶。
器形有碗、盘、带流碗、高足盘、球形罐。
此外,还发现有陶牛以及阴刻几何纹和动物纹的陶珠和纺轮。
发现有红铜制的斧、锛、双刃斧、碗、长流碗、镯、环以及红铜和青铜短剑。
其中一部分出自窖藏。
原料来自附近阿拉瓦利山区的铜矿产地。
出土的炼渣说明,阿哈尔就是一个冶铜中心。
此外,还发现有石叶石器和石磨盘石磨棒。
陶器和铜器的某些因素表明,该文化与邻近地区存在联系,并与伊朗和小亚等地的同类文化成分有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