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河南县城遗址简介
汉河南县城遗址,汉代河南郡所属的河南县城遗址。
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西郊涧河东岸小屯村。
它的前身是西周王城,平王东迁洛阳以后,王城成为东周都城。
汉河南县城是在周王城故址上修建的,位于周王城中部。
它的修建和使用年代,应在两汉400年间。
1954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现,1955年在城址中部进行小规模发掘。
重要发现有西汉的房址、东汉的居住区和战国时的制石场遗迹。
城址平面接近方形,只有西城墙北段有曲折。
城墙用夯土筑造,已全部埋在现地面下。
经钻探得知,城墙东西约1460米,南北约1400米,墙基宽6米以上,残存高度0.4~2.4米。
城址内外有仰韶文化、商、西周、春秋、战国、西汉、东汉等不同时期的文化层。
西汉房址两座,发现于城内中部,皆为半地穴式建筑,即先挖深约2米的方坑,再在坑内四周筑夯土墙。
房内堆积瓦当、筒瓦、板瓦和残陶器。
在残陶器上发现有“河南”、“河市”、“河亭”的戳印。
房址附近发现“河南太守章”、“雒阳丞印”封泥。
表明这两座建筑有可能是官廨所在地。
东汉居住区发现于城内中部偏东。
有砖砌房基 4座。
房基附近有石子路、水井、水道、粮仓以及石磨、杵臼等粮食加工工具。
井壁砌砖,使用辘轳汲水。
粮仓有砖砌的圆囷、方仓,皆为半地穴式,圆囷一般直径3米左右。
此外,有铁农具、铁手工具、纺轮、车器以及用煤的遗迹。
推测是一处以农民、手工业者为主体的居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