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黄籍 菊江历史网

黄籍 菊江历史网

黄籍简介

黄籍,中国两晋南朝时对正式户籍的称谓。

因写在用黄色药物处理过的木牍而得名。

其后,常以黄纸代替木牍。

东晋前只有黄籍,东晋时出现白籍,它是由于东晋政府设置侨州郡县以安置北来流民而产生的。

流民在以其原籍命名的地方行政机构里登记临时户籍,以白纸书写,故称白籍。

入白籍的侨人享受免调役的优待。

东晋政府后来实行土断,省并侨州郡县,命令侨人在其定居之处编入正式户籍,取消其免调役的优待,白籍户便成为黄籍户。

当时称为土断白籍或土断侨流郡县。

由于历次土断多不彻底和流民的继续南下,所以虽经土断而白籍户仍长期存在,至南朝后期消失。

又魏晋九品中 正制的中正品第皆用黄纸写定并藏于司徒府,也称黄籍。

此外,唐代称正式的职田、公廨田簿籍为黄籍,临时的则称为白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9003.html

土断 菊江历史网

刑徒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