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古代战争 五丈原之战(解析三国战争:诸葛亮再度引兵北伐,对峙良久,病逝五丈原)_古代战争 菊江历史网

五丈原之战(解析三国战争:诸葛亮再度引兵北伐,对峙良久,病逝五丈原)_古代战争 菊江历史网

公元234年,二月。

诸葛亮派遣士兵利用木牛、流马转运粮草至斜谷口,揭开了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的序幕。

这次北伐,诸葛亮并非单线作战,而是联动东吴合力进攻曹魏。

两方势力分别在曹魏的西部战场、东部战场同时发力,联合作战。

这一次北伐,诸葛亮动用了和第一次北伐同等规格的兵力配置,有足足十万之众。

诸葛亮倾十万大军从斜谷出兵攻魏,并派遣使节前往吴国相约同时大举出兵。

大军沿着褒斜道进军,屯驻于渭水南岸的五丈原。

司马懿同时带领大军迅速渡过渭水,背水立营防御诸葛亮。

雍州刺史郭淮此次,再一次看出了诸葛亮的意图。

此次北伐和诸葛亮首次北伐的意图几乎一致,诸葛亮并非真正的攻打长安城,而是同样选择声东击西达到割裂雍凉两州的目的。

其雍州的陇右地区更是重中之重。

这也是书中所记载的为什么司马懿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对于司马懿而言,他最害怕的诸葛亮屯驻在武功倚山布阵,这样直接暴露诸葛亮的意图就是夺取长安。

可诸葛亮却西行将大军屯驻在了五丈原,显然没有攻打长安城的打算。

而且,诸葛亮敢打长安吗?

一旦诸葛亮引兵突入太深,也就意味着他里褒斜口越来越远,在陈仓的曹军完全可以直接封堵诸葛亮后路,将诸葛亮彻底困死在关中。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将进攻的第一目标放在镇守北原的郭淮身上。

曹军当时还在北原修筑营垒,尚未完毕。郭淮身先士卒,拼死力战,终于击退蜀军,成功捍卫了北原这一块据点。

诸葛亮进攻受阻,在渭水河岸和司马懿的主力军展开对峙。

为了保证自己的军粮充足,他下令在渭水之滨垦地屯田,保证后续粮食的供应。

公元234年,五月。

孙权带领十万大军冲入曹魏东部战场,大军屯驻巢湖口,准备进攻合肥新城。

与此同时,其他几路大军同时发动进攻:陆逊引兵进攻江夏诸葛瑾引兵进攻沔口孙韶引兵进攻广陵张承引兵进攻淮阴。

满宠统领五千步兵,三千精锐骑兵,扬言数道进军,顺利进抵合肥新城。

进城之后,满宠又招募壮士纵火焚烧吴国攻城器械,射杀吴王的侄子孙泰。而此时魏明帝也带领大军亲征,孙权听闻果断撤兵。

魏明帝稳定东部战场之后,急忙派遣征蜀护军秦朗统率步、骑兵二万人奔袭至关中驰援司马懿。

同时,曹叡还给司马懿下了一道死命令:。

只能死守,不能出兵,耗到他粮尽为止。

孙权引兵撤离,西线的陆逊、诸葛瑾面临前所未有的军事压力,曹魏的防御核心全部集中在了陆逊的所主导的西线上。

为了保证撤军的顺利,陆逊、诸葛亮先是引兵北上,佯装要进攻襄阳。

襄阳城外的守军惧怕陆逊威名,全部撤回城中防守,陆逊马上让诸葛瑾率领水军沿着汉水撤离。

同时,吴军在撤离途中,陆逊还下令让周峻、张梁两人带领一支军队突袭等江夏、新市、安陆、石阳,斩杀一千多名魏军后撤退。

东部战事结束后,关中的诸葛亮、司马懿两人已经在渭水河畔对峙了三个多月,仍旧毫无进展。

诸葛亮以妇孺衣冠赠与司马懿,以此羞辱司马懿,想让他出战。

司马懿大怒,正准备引兵出战。

不料,魏明帝曹叡派遣的使者辛毗执持符节节制司马懿的行动,再次下令不准出兵迎战。

姜维听闻这个消息,知道大势已去,使者到来司马懿就更不会出战了。

诸葛亮哈哈大笑,你自以为司马懿真的想要出战,他不过是在军中做个幌子,表示不是自己不想出战,而是朝廷旨意不允许他出战。

只不过,魏明帝使者到来之后,他有了更好的理由驳斥帐下部将出战。

没过几天,诸葛亮病的越来越重。

他开始交代后事,让杨仪、费祎引兵先行撤退,魏延殿后,姜维次之。

倘若大军撤退,魏延不听从调度,直接甩下魏延,保证大军主力一定要退回蜀地。

诸葛亮交代后事之后,当月去世。

司马懿听到这个消息,马上下令全军追击。

姜维下令后军变前军,擂鼓迎战,司马懿恐惧,未敢进攻。

蜀军得以顺利退入斜谷。

大军退出斜谷之后,杨仪、费祎两人开始商量回撤汉中的事情。

杨仪先是派遣费祎试探一下魏延,看看他会不会同意撤军。

费祎抵达之后,魏延将心里话全盘托出,表达自己不会撤军的意愿。

费祎当场表示,我回去一定好好劝劝杨仪,大军留下继续北伐,坚决听从魏大将军领导。

魏延听到这番话,开心的笑了,他送走费祎。

费祎刚刚出城,便策马狂奔回到了杨仪的身边,将这一切告诉了杨仪。

果然,费祎成功欺骗了他,杨仪怎么可能听他的话,魏延在军中听到的消息时,主力军已经开始撤退,自己反倒成为了没娘的孩子。

魏延勃然大怒,抄近路引兵狂飙奔袭至大军前方,一路焚烧退回汉中的栈道。

魏延一边毁坏栈道,杨仪则紧随其后,让士兵们砍伐山林树木重新铺设栈道,继续撤军。

魏延引兵占据南谷口,继续拦截杨仪退兵。

蜀军内讧。

王平一生雷霆之吼,对着魏延以及他帐下的士兵怒吼:。

“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

魏延帐下士兵瞬间溃散,纷纷离开魏延。

魏延仅带了他儿子,以及为数不多的士兵开始逃亡,杨仪派遣马岱追击魏延,成功斩杀魏延等人,诛灭其三族。

当王平把魏延脑袋扔到杨仪面前时,杨仪将全部的怒火发泄在了魏延的首级上:。

“庸奴。复能作恶不?”

这度量,这泄恨之举,自然必遭天谴。

诸葛亮离世之后,让杨仪绝望的是,蒋琬成为蜀汉军政一把手。

自此,杨仪心中满腹牢骚,后主刘禅大怒,将杨仪直接贬为庶民,杨仪自觉羞愧,自刎而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6%88%98%e5%8f%b2%e9%a3%8e%e4%ba%91/72451.html

杭州之战(五次战役,阵亡五十九人,说说那些梁山好汉的阵亡顺序)_古代战争 菊江历史网

楚汉彭城之战(楚汉彭城之战)_古代战争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