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连良简介
马连良(汉语拼音:mǎ lián liáng),(1901~1966),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
工老生。
回族。
北京人。
9岁入北京喜连成科班学艺。
受业于叶春善、蔡荣贵、萧长华、郭春山、茹莱卿等,先习武生,后改老生。
10岁即登台演出老生重头戏。
出科后,他继续向孙菊仙、贾洪林、刘景然诸家学习,并吸收余(叔岩)派之长,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发展为独树一帜的马派艺术。
历任北京京剧团团长、北京戏曲专科学校校长等职。
曾赴朝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慰问演出,并率团赴中国香港演出,弘扬民族文化。
文化大革命开始,因《海瑞罢官》一剧受到残酷打击,被迫害致死。
马连良对艺术认真严肃,刻意求精,不但唱、念、做全面发展,而且武功根底深厚。
他的嗓音清朗,唱腔委婉,于酣畅中见俏丽,细腻中见洒脱,不少唱段至今脍炙人口,风靡全国。
尤其在他晚年,参加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的演出,唱腔、念白、做工又有创造和发展,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他极为重视舞台艺术的整体性,对角色间的互相合作,要求严格,一丝不苟。
由于他的倡导,乐队中重视月琴伴奏的效果。
他对服装、化妆、盔头、髯口等,均有革新创造。
在乐队前增设围屏,使乐队和演出区隔开,净化、美化了舞台。
代表剧目有《群英会》、《借东风》、《甘露寺》、《四进士》、《苏武牧羊》、《春秋笔》、《一捧雪》、《将相和》、《海瑞罢官》、《赵氏孤儿》等传统戏和新编历史剧以及《杜鹃山》、《年年有余》等现代京剧。
弟子有王和霖、王金璐、言少朋、李慕良、马长礼、迟金声等。
他主演的《群英会》和《铡美案》已摄制成艺术影片,有《马连良演出剧本选集》行世。
马连良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