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世界名人 杨沂孙简介_杨沂孙的儿子_杨沂孙的故事_杨沂孙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杨沂孙简介_杨沂孙的儿子_杨沂孙的故事_杨沂孙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杨沂孙简介

杨沂孙

杨沂孙(1812-1881),清代书法家。

字子舆,号泳春,晚号濠叟,江苏常熟人。

道光二十三年(1843)举人,官安徽凤阳知府。

工篆书,其篆书初学石鼓文,又参以两周金文笔意,终自成一家。

学力深厚,篆法精纯,是“邓派”篆书的继承者,对清末篆书的风格颇有影响。

著有《管子今编》、《文学说解问讹》、《观濠居士集》等。

杨沂孙隶书六言联,法取汉碑神韵,个性风格突出。

用笔细劲雄健,厚重流丽,老辣简练,藏露分明,大开大合中收放自如。

结体字形宽扁,横画阔犷,竖画多富于变化。

章法布局比较传统,整体十分协调,生动活泼。

杨沂孙对邓石如的书法倾心有加,致力于收集邓氏书迹,并在深入研习邓书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貌。

他在书法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篆、隶两种书体上。

在用笔的饱满和坚实上承袭了邓氏的技法特点,至于在文字结构和形态上,则跳出以前书家均遵循《说文解字》和秦代小篆规则的做法。

杨沂孙晚年学习商周金文,其一是融合商周金文古朴静穆、端严的整体风貌。

这种融合特别在杨沂孙晚年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充分,朴厚娴静、不饰浮华的气息充盈其间。

其二是结构特点上对商周金文的借鉴。

商周金文大多形态整饬,字形方整。

杨沂孙在学习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吸收了这种特点,并将其逐渐强化和固定下来,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

具体表现在,化小篆修长的体势为方形,在横竖线的搭接上也大多化曲为直,基本上形成了以方为体、以圆为用的面貌,点画则参差错落,呈左低右高之势。

马宗霍《岳楼笔谈》评其篆书云:“功力甚勤,规矩亦备,所乏者韵耳。

”徐珂《清稗类钞》云:“濠叟工篆书,于大小二篆,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杨沂孙资料

杨沂孙画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renwu/15913.html

郑板桥简介_郑板桥的儿子_郑板桥的故事_郑板桥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郎世宁简介_郎世宁的儿子_郎世宁的故事_郎世宁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