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昭简介
班昭(拼音:bān zhāo),(约49~约120),东汉女史学家。
一名姬,字惠班。
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
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
博学有才识。
班固撰《汉书》,其中八表及《天文志》未成而死。
班昭奉和帝命与马续利用东观藏书续成。
昭曾入宫为皇后及诸贵人教师,世称“大家(即‘大姑’,古代对女子的尊称)”。
有赋颂多篇。
所撰《女诫》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妇道规范。
班昭博学多才,自幼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其夫早逝,她却克守妇道,一直孀居。
汉和帝死后,邓太后临朝听政。
班昭曾是邓太后的老师,开始参与政事。
太后念她常出入宫苑,多有劳累,特封其子曹成为关内侯,用做中散大夫。
那时,《汉书》才问世不久,很多人都读不懂。
当时的才子马融拜班昭为师,跟她学习《汉书》。
她崇尚儒家思想,其作品《女诫》充实了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成为千百年来妇女的行为准则。
《女诫》是班昭60岁左右病中所作,全文共分七章。
《卑弱》篇论述了妇女天生就是卑贱的,因而要“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的过日子。
《夫妇》篇主张丈夫要有管住妻子的能力,妻子只能服从丈夫。
《敬慎》主张“男子以强为贵,女子以弱为美”。
丈夫有了缺点,妻子也不能与之争论。
《妇行》规定了妇女的四行:妇德(清闲贞静,不必才明绝异);妇言(择辞而说,不必辩口利辞);妇容(干静整洁而已,不必追求美丽);妇功(做饭、织衣、奉客而已,不必工巧过人)。
《专心》是说夫死不能再嫁。
《曲从》要求妇女对公婆只能服从。
《和叔妹》论述怎样才能处理好与小叔子、小姑子的关系。
《女诫:》的宗旨被后世人概括发展成为“三从四德”,成为施加在妇女身上的桎梏。
班昭在世七十余岁病故,邓太后身着素服为之举哀,并派使者监护其丧事。
她一生所著赋、颂、铭、诔、问、注、哀辞、书、论、上疏、遗令共16篇,由她的儿媳丁氏编撰成集,并为之作《大家赞》。
班昭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