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延巳简介
冯延巳(903~960)(汉语拼音:Feng yan si),唐朝诗人、词人。
又名延嗣,字正中。
广陵(今江苏扬州)人。
事元宗李景,官至中书侍郎左仆射平章事,是当时词坛的大家。
有《阳春集》。
多才艺,工诗词。
仕南唐,李璟时为宰相。
他的词虽也写妇女、相思之类的题材,但不象花间派那样雕章琢句。
他能用清新的语言,着力刻画人物内心的活动和哀愁,他运用“托儿女之辞,写君臣之事”的传统手法,隐约流露出对南唐王朝国势的关心与忧伤,对温庭筠以来的婉约词风有所发展。
冯延巳学问渊博,善辩说,工书法,能诗歌,尤喜为词。
他的词多写离情别恨,文词清丽而内容较单薄,但〔蝶恋花〕“几度凤楼同饮宴”、“几日行云何处去”、〔采桑子〕“小堂深静无人到”等,抒遣人物内心的哀愁情思,婉约缠绵,以景见情,兼寓感兴,且语言清新,以白描见长,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谒金门〕中的“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与李璟的“小楼吹彻玉笙寒”并为当时名句。
冯延巳的词对后代的影响大。
五代词人中,冯词流传最多,宋陈世修《阳春集》辑录了120首,其中较为可靠者近百首。
事迹见马令、陆游二家《南唐书》,今人夏承焘有《冯正中年谱》。
《全唐诗》收录其诗32首。
冯延巳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