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度简介
裴度(765~839),中国唐代名相,诗人。
字中立。
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
贞元五年(789)进士及第。
唐宪宗元和九年(814),累官至御史中丞。
宪宗在削平不受朝命的藩镇的过程中,任命裴度为相,主持讨叛军事。
十二年,讨叛军兵败,宰相李逢吉等以淮西屯兵4年,劳师弊赋,力主罢兵。
裴度认为淮西是心腹之疾,必须扫除,且河北藩镇正据此估计朝廷强弱,故不宜中止讨伐,并自请督师。
同年八月,裴度以宰相领淮西节度使、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赴前线。
他奏罢了诸道兵中的宦官监军,加强了统一指挥。
十月,破蔡州,擒吴元济。
淮西既平,河北震慑,相继归顺。
十四年,又平定淄青李师道。
元和十五年(820),穆宗即位 ,由于措置不当,河北再乱,裴度被任为镇州行营招讨使,统兵讨伐。
当时穆宗昏聩,宰相只图苟安,裴度军前奏请事宜,常受阻挠,因此不能取胜。
最后,裴度被解除兵权,改任位高职闲的东都(洛阳)留守。
敬宗、文宗二朝,裴度历任淮南等四道的节度使,其间虽曾短期入相,亦遭到李逢吉等排挤,不能久任。
卒于东都留守任上。
集二卷,今编诗一卷。
《全唐诗》收录其诗作29首。
裴度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