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世界名人 周公简介_周公的儿子_周公的故事_周公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周公简介_周公的儿子_周公的故事_周公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周公简介

周公

周公旦姓,氏,名,諡,又称周文公周公

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之弟。

西周初年政治家,封于周邑。

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宝鸡东北),称为周公。

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年)追封为“褒德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追封为“文宪王”,后世多称其“元圣”。

概述

周公据说曾辅助武王克殷军事行动。

武王克殷之后,分商都畿地区为邶、鄘、衞三国,设三监督察治理。

武王克殷三年或四年后忧劳而逝,由周公旦和召公奭、太公望辅佐其子周成王。

管叔(文王三子)、蔡叔(文王五子)联合商族残余势力与徐国、奄国等东夷外族(《史记·管蔡世家》载联合帝辛之子武庚),合兵勤王,在商畿地区对抗周公,周公称之为“三监之乱”。

他们说“公将不利于[[周成王|孺子]”、“天降割于我家……有大艰于西土”,周都镐京位于殷之西,诅咒西方周国要有大难降临。

周公出师东征,三年后战事平息,《逸周书·作洛》载“王子禄父北奔”,周公杀管叔;流放蔡叔;废霍叔(文王八子)为庶人,并将国家势力扩展至东海,周公自称“周公东征”。

周公在战后,建造了成周雒邑,称为“东都”,以便管制殷朝顽军。

《尚书大传》称“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行书,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死后葬于毕。

《史记·鲁周公世家》载:“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

”《竹书纪年》注:“毕西于丰三十里”。

《括地志》云:“周公墓在雍州咸阳北十三里毕原上。

”刘向《谏成帝营陵寝疏》:“黄帝葬于桥山,尧葬济阴,丘陇皆小,葬具甚微。

文、武、周公葬于毕,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宫祈年馆下,皆无丘陇之处。

此圣帝明王、贤君智士远览独虑无穷之计也。

周公摄政

公元前1042年,周太子诵即位,即周成王。

成王年幼,由武王之弟周公旦摄政。

周公是否在周武王之后摄政称王,汉代起争论不休,是中国政治学术领域极具争论的一大问题,至今众说纷纭,未有定论,现在存在多种观点:

一是认同周公曾经摄政称王,荀子、尸子、韩非、翦伯赞、金景芳、宫长为、郭伟川持这种观点;

二是认为周公并未称王,仅仅是代行王权,司马迁、廖平、王国维、钱穆同意此说;

三是认为周公摄政,在遇到大事的时候则称王,郑玄持此说;

四是认为周公和周成王并行称王,顾颉刚持此说;

五是认为周公既没有摄政,也没有称王,王慎行、马承源持此说;

六是认为周公有摄政,但没有称王,杨向奎、王冠英、夏含夷、赵儒迎、杨朝明持此说。

梁启超则陷入自我矛盾,莫衷一是。

《尚书·金縢》篇载周武王在克商后的第二年病笃,周公旦设坛祭祀,祈祷太王、王季、文王,愿以己身代替武王而死。

不久武王病逝,武王子诵(成王)年幼,周公旦当政称王。

晁福林认为后人拘于宗法制度下的正统观念,无法相信周公僭位称王之事,辩解成周公辅佐成王摄政来理解。

晁福林认为根据先秦史籍文献的记载,周公确实称过王。

《尚书·周书》记述周公之事时使用“王”等言辞。

《大诰》篇记述周公东征之事时称呼周公为“王”,如“王曰:‘呜呼!肆哉尔庶邦君越尔御事……肆朕诞以尔东征’”。

《多士》篇、《多方》篇记载周公东征取胜后自商都奄返镐京之事,亦使用“王”称呼。

《康诰》篇又有,“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此篇涉及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封康叔于卫地之事,康叔乃文王之子、周公之弟,故文中称“弟”。

《酒诰》篇、《梓材》篇的性质与《康诰》篇相同,皆称呼周公为“王”。

《洛诰》载,“惟周公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

”指周公大力治理周廷文武受命称王七年。

《韩非子·难二》载,“周公旦假为天子七年。

”《礼记·明堂》称,“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

”晁福林认为周公称王之事出于当时政治形势的考虑,是一种紧急措施。

杨宽据此认为克殷未久,成王年幼,商族残余势力及方国与国遍布东方,因此周公才当政称王。

《逸周书·度邑》载,“王欲旦传于后。

王曰:‘旦!汝维朕达弟……今维天使子,惟二神授朕灵期,予未致……维幼子大有知……乃今我兄弟相后,我筮龟其何所即。

’”记述武王决定“兄弟相后”传位于周公旦,并对此事进行过卜筮。

晁福林认为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在周公之前的时代是颇为常见的,在商代习见、周先公亶父传于三子季历、文王不传于伯邑考之子而传于次子武王。

西周初期,以嫡长子继统的宗法制度尚未完善,所以周公旦继承王位并非后人理解的大逆不道之事。

杨宽认为可能因为兄终弟及不符合周朝的宗法制度,所以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未被取用,写作摄政。

上海博物馆藏小臣单觯,《殷周金文集成》编号为“一二·六五一二”。

其铭文记载了周成王克服商的武庚叛乱后,来到成师,周公赏赐小臣单的事件。

从铭文可以证实周公辅佐周成王扑灭叛乱的史实。

周公与禾

《史记·鲁周公世家》中曾记载,周成王十一年(公元前1032年),唐地出现了吉祥兆,田间长双穗禾,进献于周成王,成王将它转献周公并作《馈禾》诗,周公受禾,又作《嘉禾》诗表示嘉许,便是嘉禾一辞的来源。

周公与梦

“梦神”

“梦周公”一词出自于《论语·述而》篇的记载︰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意思是,孔子说︰“我衰老得很严重,我也很久不再梦见周公了。

”这里的“周公”,原本比喻孔子想恢复西周礼乐制度的理想,后人则把“周公”和“梦”直接联系起来。

由于孔子的一句“吾不复梦见周公”(我很久没有梦到周公了),后世多以“周公”形容人进入梦乡。

周公解梦

“周公解梦”是传统的梦文化,依据梦的内容预测未来。

流传在民间的解梦之书《周公解梦》中,分梦为十五类:直梦、象梦、因梦、想梦、精梦、性梦、人梦、感梦、时梦、反梦、借梦、寄梦、转梦、病梦、鬼梦、美梦。

民间传说和戏称

“梦周公”、“梦见周公”——民间传说,一个人将要发生甚么重要的事情,周公会来投梦。

典故出自《论语·述而》,孔子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我很久没有梦到周公了)!”后来周公被称为“梦神”。

“梦周公”或“找周公”也用来戏称打瞌睡。

中国台湾学生称之为“周公online”或“周公在线”也是用来戏称打瞌睡的意思。

家庭

父母

父周文王

母太姒

兄弟

长兄伯邑考,早卒

二兄周武王发

三兄管叔鲜

五弟蔡叔度

六弟卫康叔

七弟郕叔武

八弟霍叔处

九弟毛叔郑

十弟冉季载

十一弟郜叔

十二弟雍伯

十三弟曹叔振铎

十四弟错叔绣

十五弟毕公高

十六弟原伯

十七弟酆侯

十八弟郇伯

子女

伯禽,封鲁国君主

周平公君陈,袭周公位

凡伯,封凡国君主

蒋伯龄,封蒋国君主

邢朋叔,封邢国君主

茅叔,封茅国君主

胙伯,封胙国君主

祭伯,封祭国君主

周公庙,山东曲阜 周公庙棂星门,山东曲阜

周公资料

周公画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renwu/24041.html

子产简介_子产的儿子_子产的故事_子产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与“哲学人物基本条目”有关的更改简介_与“哲学人物基本条目”有关的更改的儿子_与“哲学人物基本条目”有关的更改的故事_与“哲学人物基本条目”有关的更改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