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世界名人 彭波那齐简介_彭波那齐的儿子_彭波那齐的故事_彭波那齐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彭波那齐简介_彭波那齐的儿子_彭波那齐的故事_彭波那齐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彭波那齐简介

彭波那齐,P.,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哲学家。

彭波那齐出生于曼图亚,卒于博洛尼亚。

青年时期在帕多瓦学习哲学和医学,并在帕多瓦大学任教达20年(1488~1509)之久,后转到 波隆那大学任教。

他的主要著作 《论灵魂不朽》(1516),是为反对拉托兰会议决议而写的,曾引起轩然大波。

为回答红衣主教 康达利尼的批评,又写了 《申辩篇》(1518),去世后发表的有 《论咒法》(1556)、 《论命运》(1567)等。

彭波那齐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亚里士多德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反对托马斯·阿奎那对亚里士多德主义哲学的注释,主张恢复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本来面目。

彭波那齐论证了思维与物质、感官有不可分的联系,肯定感觉是周围的物体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

他驳斥了关于灵魂不死的神学教条,指出按照 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灵魂是身体的形式,不是独立的精神实体,而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不依赖于质料,并不是指理智活动有一个不同于感觉对象的对象,而是指理智活动不完全依赖感官活动。

他认为,人是灵魂和身体的结合,就个人而言,灵魂一旦和身体分开便是可朽的,灵魂不朽只是指德行不朽。

至于宗教中的灵魂不朽和世界永恒的问题,是自然理性无法证明的问题。

他否定教会所宣扬的人死后灵魂得救或受惩罚的说法,认为人的道德行为并不需要以灵魂不死来保证。

人类存在的最高目的是 道德的活动;美德的报偿是美德本身,美德就是 幸福;恶的惩罚是恶本身,行恶的人一切都是苦恼。

他对神学教条的驳斥,为反对中世纪基督教 禁欲主义的伦理道德观念作出了贡献。

彭波那齐在自己的观点中采用了二重真理说的形式,既强调人的认识和道德对于宗教信仰的独立性,同时宣称灵魂不死可以作为信仰被承认。

由于他的唯物主义和反宗教的倾向而受到天主教会的迫害。

彭波那齐资料

彭波那齐画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renwu/25793.html

孔狄亚克简介_孔狄亚克的儿子_孔狄亚克的故事_孔狄亚克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布鲁诺简介_布鲁诺的儿子_布鲁诺的故事_布鲁诺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