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阿舟【中国航空教育家和力学家】 – 人物百科
张阿舟(1920~2009),中国航空教育家和力学家,生于江苏丹阳,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后留校任教和在中央机器厂工作,1945年赴英国留学,1947年获布里斯托尔大学硕士学位,曾在布里斯托尔飞机工厂任职,1949年获布里斯托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国,任南昌飞机制造厂主任工程师、设计科长等职,1954年,在参加试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第一架飞机中立特等功,1955年调南京航空学院,先后任教授、科学研究部主任、副院长等职,从事结构力学、理论力学、飞机强度计算、直升机振动等课程的教学

陆孝彭【中国飞机设计师】 – 人物百科
陆孝彭(1920~2000),中国飞机设计师,生于江苏常州,卒于北京,1941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1945年赴美国圣路易麦克唐纳飞机公司,翌年转入英国格罗斯特飞机公司实习飞机设计,1949年回国后,先后在首都机械厂、沈阳飞机制造厂、南昌飞机制造厂工作,历任主管设计师、设计所副所长、所长、副厂长、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飞机总设计师,1981年担任强5改型飞机的总设计师,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孝彭长期主持飞机设计工作,完成了国产超声速喷气式飞机和几种改型机种的设计,领导变后掠翼飞机的预先研究工作,

姚桐斌【中国冶金学家、航天材料专家】 – 人物百科
姚桐斌(1922~1968),中国冶金学家、航天材料专家,江苏无锡人,卒于北京,1945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47年到英国伯明翰大学深造,1951年获冶金学博士学位,回国后,1958年任航天材料研究所室主任,1960年任航天材料研究所(1962年改名为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所长,

罗时钧【中国航空教育家和空气动力学家】 – 人物百科
罗时钧(1923~ ),中国航空教育家和空气动力学家,1923年4月1日生于江西省南昌市,1945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7年赴美国留学,翌年获明尼苏达大学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航空系继续深造,获哲学博士学位,1950年11月回国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副校长,罗时钧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曾编写《空气动力学》、《工程数学》等教材十余种,1958年参加了新型超音速飞机的空气动力设计工作,70年代主持并完成了飞机跨音速空气动力计算和应用的研究,他的
.jpg&w=300&h=193)
孙家栋【中国航天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 人物百科
孙家栋(1929年4月8日— ),中国航天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辽宁瓦房店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是中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从事航天工作60年来,主持研制了45颗卫星,担任北斗导航系统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总设计师,实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和应用,作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树立了中国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被新华社誉为中国的航天“大总师”、“中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
王赣骏【美国物理学家,第一位美籍华人航天员】 – 人物百科
王赣骏(1940~ ),美国物理学家,第一位美籍华人航天员,祖籍江苏盐城,生于江西南昌,1963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物理系学习,1971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72年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所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工作,1976年提出“零重力液滴状态研究”的太空实验课题,后被选为航天飞机上的科学实验项目,1984年王赣骏被选定为参加太空科学实验的科学家,1985年4月29日~5月6日他和其他6名航天员乘坐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进行了为时7天的太空飞行,飞行期间他用自己设计的液滴动力测定仪研究了液滴在失重

顾诵芬【中国航空战略科学家,飞机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人物百科
顾诵芬(1930年2月4日— ),中国航空战略科学家,飞机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航空研究院名誉院长,江苏苏州人,

王昂【中国试飞员】 – 人物百科
王昂(1935~ ),中国试飞员,生于上海,1953年9月至1958年9月在北京航空学院飞机制造专业学习,毕业后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三航空学校学习飞行技术,两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王昂历任空军飞行员、试飞员、试飞大队长、试飞团副团长、航空工业部飞行试验研究所所长、航空工业部副部长等职,他在飞机试飞中判断正确,沉着机智,胆大心细,多次化险为夷,先后在多种国产歼击机上进行了3,214架次、1,281小时的科学研究试飞,1980年1月获中央军委授予的“科研试飞英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