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俄罗斯电影导演】 – 人物百科

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俄罗斯电影导演】 – 人物百科

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Станислав Иосифович Ростоцкий;1922~2001),俄罗斯电影导演,生于雷宾斯克(安德罗波夫),卒于维堡,1936年曾在S.M.爱森斯坦导演的《白静草原》(1935~1937)中演过配角,1941~1945年参加卫国战争,1952年毕业于苏联国立电影学院导演系,曾是爱森斯坦和G.柯静采夫的学生,并因拍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72)获1975年苏联国家奖,1955年拍摄的《土地和人民》以及1957年拍摄的《宾科夫村发生的事情》都涉及了农村生活中的矛

奥列格·巴西拉什维利【苏联电影演员,苏联人民艺术家】 – 人物百科

奥列格·巴西拉什维利(Олег Валерьянович Басилашвили ;1934~ ),苏联电影演员,苏联人民艺术家,1956年毕业于莫斯科艺术实验剧院艺校,进入列宁格勒列宁共青团剧院,1959年转至列宁格勒高尔基模范大剧院,1957年从影,在影片《未婚妻》里扮演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塑造了一个虽然心地善良却目光狭窄的生动的人物形像,此后,他扮演了一系列性格各异的角色,在影片《活尸》(1969)中他对卡列宁的形像作出新颖的处理,他善于透过他的主人公的外表充分展示他的性格实质,如《办公室的故事》

瓦连金·切尔内赫【苏联电影剧作家,俄罗斯联邦功勋艺术家】 – 人物百科

瓦连金·切尔内赫(Валентин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Черных ;1935~ ),苏联电影剧作家,俄罗斯联邦功勋艺术家,1967年毕业于全苏国立电影学院,1973年写出第一个影片剧本《适得其所的人》,1979年他与别人合写的反映垦荒题材的剧本《面包的味道》获列宁奖金,1980年,他的剧本《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被拍成影片后引起极大反响,获苏联国家奖金及1981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他的其他主要剧作还有《带着欢乐和勇敢》(1974)、《大地之爱》(1977)、《个人意见》(1977)、《载宇航员

尼古拉·古边科【苏联电影导演、编剧兼演员,俄罗斯联邦共和国人民艺术家】 – 人物百科

尼古拉·古边科(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Губенко ;1941~ ),苏联电影导演、编剧兼演员,俄罗斯联邦共和国人民艺术家,1941年8月17日生于敖德萨,1964年毕业于苏联国立电影学院表演系,1968~1971年又入导演系学习,两次都在C.A.格拉西莫夫的工作室,1965年,他在М.М.胡齐耶夫导演的影片《我二十岁》中第一次扮演了一个角色,这以后,他在《从前线归来的战士》(1971)等近30部影片中扮演了角色,从1971年起担任导演,处女作《从前线归来的战士》获得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国家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阿洛夫【苏联电影导演,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功勋艺术家】 – 人物百科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阿洛夫(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Алов ;1923~1983),苏联电影导演,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功勋艺术家,1951年毕业于苏联国立电影学院,同年他作为И.А.萨夫钦柯的副导演,拍摄了《乌克兰诗人谢甫琴科》,萨夫钦柯中途去世,影片乃由阿洛夫与В.Н.纳乌莫夫共同完成,从此开始了两人长期的合作,他们的主要作品有《动荡的青年时代》(1954)、《保尔·柯察金》(1957)、《风》(1959)、《给初生者以和平》(1961,获第2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质奖),1

依莱姆·克里莫夫【苏联电影导演,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功勋艺术家】 – 人物百科

依莱姆·克里莫夫 (Элем Германович Климов ;1933~ ),苏联电影导演,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功勋艺术家,1933年7月9日生于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莫斯科航空学院毕业后进入苏联国立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习期间拍过短片《小心,庸俗气!》,毕业后拍摄的第一部大型作品是讽刺片《欢迎,或是闲人免进》(1964),影片尖锐抨击了官僚主义和庸人习气,以后他拍了一部纪录片《运动,运动》(1970),受到好评,1975年,克利莫夫拍摄了故事片《垂死挣扎》,表现沙皇尼古拉二世宠臣拉斯普金的生平,影片直

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乌里扬诺夫【苏联电影演员、导演,苏联人民艺术家】 – 人物百科

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乌里扬诺夫(Михаил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Ульянов ;1927~2007),苏联电影演员、导演,苏联人民艺术家,1927年11月20日生于鄂木斯克,1950年毕业于史楚金戏剧学院,曾任瓦赫坦戈夫剧院演员,他早期演出的电影作品有《青年先锋》(1956)、《志愿者》(1958)、《我住的房子》(1957)等,60年代演出的主要作品有《普通故事》(1960)、《前进中的战斗》(1961)、《主席》(1965,获1966年列宁奖金)、《卡拉玛佐夫兄弟》(1969)、《逃

瓦迪姆·伊万诺维奇·尤索夫【苏联电影摄影师,俄罗斯联邦共和国人民艺术家】 – 人物百科

瓦迪姆·伊万诺维奇·尤索夫(Вадим Иванович Юсов ;1929~2013),苏联电影摄影师,俄罗斯联邦共和国人民艺术家,1929年4月20日生于克拉伏利诺,1954年毕业于全苏国立电影学院,尤索夫多次与А.А.塔尔可夫斯基、С.Φ.邦达尔丘克和Г.Н.达涅里亚等导演合作拍片,曾因拍摄《漫步莫斯科》(1964)、《他们为祖国而战》(1975)和多集电视影片《马克思的青年时代》(1980)而获得全苏电影节奖金、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国家奖金和列宁奖金,尤索夫善于处理不同样式、不同题材的影片而不失其独

伊娜·弗拉基米尔·马卡洛娃【苏联女电影演员,苏联人民艺术家】 – 人物百科

伊娜·弗拉基米尔·马卡洛娃(Инна Владимировна Макарова ;1926~ ),苏联女电影演员,苏联人民艺术家,1948年毕业于全苏国立电影学院С.А.格拉西莫夫领导的研究室,同年,她在银幕上扮演了第一个角色:《青年近卫军》中的柳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热情活泼的女英雄形像,引人注目,此后,她扮演了一系列充满活力、富于魅力并具有时代特色的妇女形像,如《鲁勉采夫案件》(1956)中的诺娜,《高空》(1957)中的卡嘉,《我亲爱的人》(1958)中的瓦莉娅,《姑娘们》(1962)中的娜嘉,《妇

瓦吉姆·阿布德拉什托夫【苏联电影导演】 – 人物百科

瓦吉姆·阿布德拉什托夫(Вадим Юсупович Абдрашитов ;1945~ ),苏联电影导演,1974年毕业于全苏国立电影学院М.И.罗姆和Л.А.库里让诺夫的工作室,他的成名作是他的毕业作品讽刺影片《请把波塔波夫留下!》,阿布德拉什托夫经常与剧作家А.А.敏达杰合作,拍摄了一系列进行道德探索的影片,如《辩护词》(1974)、《转折》(1977)、《猎狐》(1980)、《火车停驶》(1982)、《行星的检阅》(1983)等,主要表现处于非常情境的普通人的道德冲突,《辩护词》曾获1979年列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