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坤帖木儿【】 – 人物百科
孛儿只斤·坤帖木儿(1377年—1402年),明洪武十年(1377年)生,额勒伯克汗的长子,明建文二年(1400年) ,坤帖木儿24岁即北元汗位,明建文四年(1402年)去世,终年26岁,在位3年(1400-1402年),

妥懽帖睦尔【】 – 人物百科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Toghon Temür,蒙古语意为“铁锅”,1320年—1370年),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五位大汗,元明宗长子,元宁宗长兄,生母是圣裔迈来迪,延祐七年(1320年)四月十七日生于察合台汗国境内,天历二年(1329年)元明宗继位后回到元朝,不久后元文宗毒死了元明宗,将
亦思马因【】 – 人物百科
亦思马因,元造炮师,回回人,擅长制造回回炮(投石机),至元八年(1271)与炮匠阿老瓦丁应元世祖召至大都制炮,用以攻樊城、襄阳等地,以功升为回回炮手总管,后病死,

和世琜【】 – 人物百科
元明宗和世㻋(西里尔字母:Хүслэн хаан;藏文:ཀུ་ཤ་ལ།,威利:ku sha la;1300年12月22日—1329年8月30日),是元朝第九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三位大汗,1329年2月27日—1329年8月30日在位,在位6个月,元武宗长子,元文宗之兄,他名字的最后一个字“㻋”,是“

郝经【】 – 人物百科
郝经(1223—1275)元初名儒,字伯常,祖籍泽州陵川(今山西陵川),生于许州临颖城皋镇(今河南许昌),幼遭金末兵乱,金亡后迁居河北,家贫好学,被守帅张柔、贾辅延为宾客,教育诸子,得读两家藏书,曾从学赵复,研习程朱之学,蒙哥汗三年(1253)初,应召对忽必列言治国安民之道,深得赏识,留在王府,九年

刘秉忠【】 – 人物百科
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

脱古思帖木儿【】 – 人物百科
脱古思帖木儿(西里尔蒙古文:ТөгсТөмөр,1342年?-1388年),孛儿只斤氏,是北元第三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七位大汗(1378年—1388年在位),史称北元后主,因为他的年号为天元,又称为天元帝,《蒙古源流》和《新元史》等史料记载他是必里克图可汗(爱猷识理达腊)的弟弟,又根据明朝史籍记载,

硕德八剌【】 – 人物百科
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1303年2月22日—1323年9月4日),蒙古族,元朝第五位皇帝,蒙古帝国第九位大汗,元仁宗嫡子,大德七年(1303年)出生,延祐三年(1316年)立为皇太子,延祐七年(1320年)三月即位,时年17岁,次年改元“至治”,元英宗自幼受儒学熏陶,登基后推行“以儒治国”政策,
阿老瓦丁【】 – 人物百科
阿老瓦丁,回族,西域木发里人也,至元八年(1268年)世祖遗使徵炮匠於宗王阿不哥,王以阿老瓦丁、亦思马因应诏,二人举家驰驿至京师,给以官舍,首造大炮,竖於五门前,帝命试之,各赐衣段,

忽必来【】 – 人物百科
忽必来(?-1211年),又作虎必来,巴鲁剌思氏,蒙元帝国名将,成吉思汗帐下“四勇”之一,1189年,拥立成吉思汗为蒙古汗,任“云都赤”(即带刀侍卫),1204年,受命为先锋与哲别一同出征乃蛮,1206年,蒙古建国,被封为千户长,1211年,率军出征西辽属下的葛逻禄,成功地使当地首领阿尔思兰汗归顺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