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旭【中国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人物百科

蔡旭(汉语拼音:Cai Xu;英语:Cai Xu),中国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1年4月14日生于江苏武进,1985年12月15日卒于北京,

赵洪璋【中国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人物百科

赵洪璋(汉语拼音:Zhao Hongzhang,1918~ ),中国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8年7月8日生于河南淇县,1940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艺系,历任西北农学院教授、副院长等职,从事小麦育种工作,先后选育出碧蚂1号、碧蚂4号、6028、丰产3号、矮丰3号等小麦优良品种,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小麦生产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逐渐形成了一套别具特点、卓有成效的小麦杂交育种方法,他认为小麦杂交育种的基本理论是生物进化论,必须全面地做好制定育种目标、选配亲本杂交组合和杂种后代选育工作,主要论著有《碧蚂1号小

松中昭一【日本农学家】 – 人物百科

松中昭一(1927~ ;Matsunaka Shōiji),日本农学家,1927年9月8日生于日本津市三重县,1947~1949年,在三重农林学校农产制造专业学习,1952年毕业于大阪大学工学系,1961年获东京大学博士学位,1978年任神户大学农学系教授,1983年任日本农药学会及国际杂草学会会长,从事除草剂的基础研究以及各地药害问题处理和大气污染物质对高等植物影响的研究,他对于除草剂的作用机理和选择性杂草机理的研究,获得日本农药学会成果奖,著有《杂草防除大要》、《环境污染和指示生物》、《植物毒学入门》

F.【美国植物病理学家,植物病原细菌学奠基人】 – 人物百科

史密斯(1854~1927;Smith,Erwin Frink),美国植物病理学家,植物病原细菌学奠基人,1854年1月21日生于纽约,1927年4月6日卒于华盛顿,1886年毕业于密歇根大学,由于对桃黄化病的研究而获得博士学位,曾先后担任美国植物形态学和生理学学会主席、美国细菌学家协会主席、美国植物病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892年开始从事细菌病害的研究,1895年首次发表了关于瓜类萎蔫病的研究论文,1903年出版世界上第一本关于植物细菌病害的专著《细菌与植物病害的关系》第一卷,1913年他的

藤井健雄【日本园艺学家,现代蔬菜园艺学奠基人之一】 – 人物百科

藤井健雄(汉语拼音:Tengjingjianxiong;英语:Fujii Takeo,1910~1984),日本园艺学家,现代蔬菜园艺学奠基人之一,1910年10月6日生于东京,1984年10月14日卒于千叶,1934年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农学院,1939年任日本最古老的园艺专门学校千叶园艺高校教授,1948年获博士学位,1951年任千叶大学园艺学院教授,1973年任院长,藤井从40年代初期开始从事果菜类蔬菜育苗和落花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并在日本最先研究开发和制订了利用植物生长刺激剂防止番茄落花的规范化技术

梁希【字叔五,浙江湖州吴兴双林人】 – 人物百科

梁希(1883—1958),字叔五,浙江湖州吴兴双林人,幼年就读私塾,少年时成为晚清秀才,鉴于外患频繁,国势危急,遂投笔从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毕业于浙江武备学堂,后东渡日本于士官学校学海军,是年冬加入中国同盟会,不久,考入东京帝国大学,改学森林专业,宣统二年(1910)春,奉同盟会派遣辍学回国,在浙江一带联络党人,从事革命活动,民国2年(1913)留学德国,在萨克森州的格廷根森林学院从事森林学研究,7年学成回国,于北京农学院任教,并与林业同仁创立中华农学会,任理事长,9年,改任浙江大学森林学院教

福士贞吉【日本植物病理学家】 – 人物百科

福士贞吉(1894~ )(汉语拼音:Fu shi zheng ji;英语:Fukushi Teikichi),日本植物病理学家,1919年毕业于北海道帝国大学,1925~1927年留学美、英、德等国,1934获博士学位,曾任日本植物病理学会会长、日本病毒学会会长,是日本植物病毒学的创始人,以昆虫传播植物病毒的研究国际闻名,首次发现水稻矮缩病毒可由叶蝉经卵传播(1933),并证明病毒可在昆虫介体内增殖,所著《植物病毒》是日本的第一本植物病毒学专著,

本多静六【日本林学家,造林学奠基人】 – 人物百科

本多静六(汉语拼音:Benduojing liu;英语:Honda Shiziroku),日本林学家,造林学奠基人,1866年7月2日生于东京都涩谷区,卒于1952年1月29日,

野口弥吉【日本农学家】 – 人物百科

野口弥吉(汉语拼音:Yekoumiji;英语: Noguchi Yakichi,1899~ ),日本农学家,1899年9月14日生于东京,1924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后入该校研究生院,1930年获东京大学农学博士学位,赴美国、德国留学归国后任东京大学教授,致力于栽培生理和育种学的基础研究,曾以水稻、小麦、大麦、烟草和薯类等作物为材料,进行开花生理、光合生理、形态建成、激素调控及遗传育种等各个方面的广泛研究,发表过60余篇论文,著有《非孟德尔式作物育种法》、《栽培原论》、《农业图说大系》、《水田农业

木原均【日本农学家】 – 人物百科

木原均(汉语拼音:mù yuán jūn),(1893~1986;Kihara Hitoshi),日本农学家,1893年10月21日生于东京,1986年7月27日卒于横滨,1918年在北海道帝国大学农学系毕业后留校,1920年到京都大学任教,1924~1927年留学德国、英国和美国,1944年任日本遗传学会会长,木原均通过小麦属的种间杂交和小麦与其近缘的山羊草属杂交的研究,发现它们的杂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染色体配对的表现不同,从而不仅明确了不同染色体数的一粒系小麦(2n=14)、二粒系小麦(2n=2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