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趾高气扬的故事(趾高气扬出自:《左传·桓公十三年》)_成语故事 菊江历史网
趾高气扬的故事,春秋时,楚国有一名将军名叫屈瑕,一次,他受命率军作战,侥幸取得了胜利,便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是个常胜将军,谁都不在他的眼中,过了两年,楚武王因为附近的小国罗国不向自己纳贡,便又派屈瑕率兵前去征伐,出师那天,大臣们都前去送行,大夫

斩草除根的故事(斩草除根出自:《左传·隐公六年》)_成语故事 菊江历史网
斩草除根的故事,春秋时,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不断,公元前719年,陈国和卫国联合起来讨伐邻国郑国,这时,郑国的实力较弱,郑国的国君郑庄公请求和陈桓公讲和,但陈桓公不答应,陈桓公的弟弟公子佗五父劝谏说:“亲近仁义,与邻国友好,应该是一

一鼓作气的故事(一鼓作气出自:《左传·庄公十年》)_成语故事 菊江历史网
一鼓作气的故事,公元前684年,齐国和鲁国发生战争,鲁庄公准备亲自领兵迎战,鲁国有个叫曹刿的人前来叩见鲁庄公,问:“大王,你凭什么条件跟齐军作战?”鲁庄公说:“我待人不错,凡是衣食等享受的东西,我总要分给别

雄鸡断尾的故事(雄鸡断尾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二年》)_成语故事 菊江历史网
雄鸡断尾的故事,春秋昭公二十二年,王子朝、宾起受到天子周景王的宠信,景王和宾起都喜爱王子朝,就打算立他为太子,王子朝得意洋洋地把自己得宠的情况告诉了刘献公与妾所生的儿子伯蚠,当时,伯蚠正事奉贵族单穆公,他十分讨厌宾起的为人,很想找机会杀了他,

先声夺人的故事(先声夺人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一年》)_成语故事 菊江历史网
先声夺人的故事,春秋时,宋国的司马华费逐有三个儿子:华驱、华多僚、华登,当时,宋国的国君宋元公很信任华多僚,华多僚由于和两个兄弟不和,经常在宋元公面前说他们的坏话,于是,华登被迫逃亡国外,不久,华驱又遭到驱逐,华驱恨透了华多僚,在与父亲告别的

死而不朽的故事(死而不朽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_成语故事 菊江历史网
死而不朽的故事,公元前549年,鲁国的大夫穆叔奉国君之命到晋国去访问,晋国的执政大臣范宣子接待了他,并设宴宴请他,席间,范宣子问穆叔说:“古人说,‘死而不朽’,你知道这四个字的意思吗?”穆叔不知

噬脐何及的故事(噬脐何及出自:《左传·庄公六年》)_成语故事 菊江历史网
噬脐何及的故事,公元前688年,楚文王出兵攻伐申国,大兵途经邓国时,邓国国君邓补侯因楚文王是他的外甥,设宴热情招待,并留他住了几天,邓补侯另外还有三个外甥,名字分别叫骓、聃、养,他们看出楚文王野心勃勃,对邓国也不怀好心,便劝邓补侯乘楚文王对他

食言而肥的故事(食言而肥出自:《左传·哀公二十五年》)_成语故事 菊江历史网
食言而肥的故事,公元前470年,鲁国的国君鲁哀公在五梧这个地方举行了一次宴会,宴会上宾客如云,鲁国的大臣们杯觥交错,高谈阔论,十分热闹,有一个人却例外,没有人搭理他,他就是鲁国的大夫,名叫孟武伯,孟武伯言而无信,说话一贯不算数,他只图自己利益

人心如面的故事(人心如面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_成语故事 菊江历史网
人心如面的故事,春秋时期,郑国的执政官子皮想任命年轻的尹何做自己封地的大夫,尹何从未做过官,因此许多人都对他的能力表示怀疑,认为他难以胜任,他的得力助手大夫子产也不赞成,认为尹何年纪太轻,而子皮却不以为然,说:“尹何老实诚恳,我喜

南冠楚囚的故事(南冠楚囚出自:《左传·成公九年》)_成语故事 菊江历史网
南冠楚囚的故事,春秋时,晋国和楚国经常发生战争,公元前584年,楚共王兴兵讨伐郑国,而晋景公会同齐、鲁、宋、卫等国发兵救援郑国,晋、楚在郑地交战,楚兵大败,一个名叫钟仪的楚国官员被抓住,成了晋军的俘虏,晋军回国以后,把钟仪囚禁在一个存放兵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