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彝家儿童有自己的儿童节,儿童节主要做什么_民俗文化 菊江历史网
彝家儿童有自己的儿童节,儿童节主要做什么,是一个多节日的民族,一年四季,除了影响较大的“火把节”、“彝族年”、“选美节”等外,还有属于儿童自己的节日,彝语叫“阿依蒙格”,各村各寨都在开春的时候择出吉日举行活动,一般情况是一年一次,个别村寨认为年头不好,也有举行两次

大理七宣彝族哑巴节是什么样的节日_民俗文化 菊江历史网
大理七宣彝族哑巴节是什么样的节日,“哑巴节”是彝族独有的一种民俗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在云南大理祥云县禾甸镇大营村委会七宣举办,“哑巴节”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2009年,七宣彝族“哑巴节”被云南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彝族撒尼村寨的密枝节是什么样的节日_民俗文化 菊江历史网
彝族撒尼村寨的密枝节是什么样的节日,密枝节是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居住石林文化圈的撒尼、、黑彝、阿乌等彝族支系均有过密枝节的习俗,密枝节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二过,而山区的撒尼村寨大多于农历十月过节,即彝历的鼠月鼠日过节,撒尼村寨的密枝节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传统

彝族介绍,彝族为什么世代居住在高山上_民俗文化 菊江历史网
彝族介绍,彝族为什么世代居住在高山上,滇东北的几乎都居住在高寒山区或峡谷顶上,环境相对艰苦的地方,与居住的坝区形成鲜明的对比,彝族同胞为什么会世代居住在高山上呢?一直成了大家心头的疑问,也没有相应的史料对这一现象有所说明,民间传说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彝族、汉族、

彝族戏曲,彝剧是什么样的艺术表现形式_民俗文化 菊江历史网
彝族戏曲,彝剧是什么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戏曲——彝剧在2008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51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云南省大姚县申报的彝剧,被列为46项传统戏剧之一,从1947年永仁县小学教师罗守仁、李凤章编剧的《委员下乡》等剧目的出现,到19

彝族舞蹈,石林彝族舞蹈最常见的是什么舞蹈_民俗文化 菊江历史网
彝族舞蹈,石林彝族舞蹈最常见的是什么舞蹈,石林地区的能歌善舞,彝家山寨村村有舞队,处处闻歌声,撒尼人的跳乐,阿细人的跳月,、白彝人的架子乐,黑彝人的祝酒歌,构成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石林彝族歌舞,成为石林旅游宝贵的人文景观,大三弦舞从石林跳到北京、日本、新加坡、瑞典等

彝族舞蹈,普洱彝族歌舞“三跺脚”有什么特色_民俗文化 菊江历史网
彝族舞蹈,普洱彝族歌舞“三跺脚”有什么特色,普洱歌舞“三跺脚”跳起黄灰做得药“三跺脚”是彝族最具特色的歌舞艺术活动,云南省普洱地区彝族聚居较多,一句“跳起黄灰做得药”的唱词,充分说明了这一歌舞形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定地位和文化内涵,三跺脚又叫“跳芦笙”、“跳三弦”、

双柏老虎笙是彝族独特虎文化的活化石_民俗文化 菊江历史网
双柏老虎笙是彝族独特虎文化的活化石,彝族老虎笙2008年6月经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彝族先民认为虎尸分解创造了万物,形成了独特的彝族虎宇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