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水不救近火的故事(远水不救近火出自:《韩非子·说林上》)_成语故事 菊江历史网
远水不救近火的故事,战国时期,齐鲁两国是邻邦,鲁穆公当政时,并不期求与齐国修好,一心想结交晋国、楚国,指望晋、楚两国能在鲁国有战事时加以援救,因此他派诸位公子纷纷前往晋国和楚国任职,鲁国大臣犁为此事劝谏鲁穆公:“假如我们这里有人掉

有名无实的故事(有名无实出自:《国语·晋语八》)_成语故事 菊江历史网
有名无实的故事,春秋时期,晋国的上卿栾书尽管职位非常高,是晋国的执政官,但是从来不以权谋私,他的禄地不到一卒(一百人耕种的土地),比上大夫还少,家里连一件贵重的祭器也没有,他廉洁奉公的美德,使他在大臣中赢得了很高的声望,公元前574年,昏王晋

有备无患的故事(有备无患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_成语故事 菊江历史网
有备无患的故事,春秋时,晋悼公当了国君以后,想重振晋国的威名,像他的先祖晋文公一样,称霸诸侯,当时,晋国的北方有戎、狄等部落,他们经常骚扰晋国的边境,于是,晋悼公采用大夫魏绛的建议,主动和戎、狄等部落和好,使北部边境安定了下来;接着又派出使者

一问三不知的故事(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哀公二十七年》)_成语故事 菊江历史网
一问三不知的故事,公元前468年,晋国国君派大夫荀瑶为统帅,出兵讨伐郑国,郑国抵挡不住晋军的进攻,便派人到齐国求救,齐平公不忍坐视郑国灭亡,立即派大夫陈成子率兵前去救援,齐军在郑国向导子思的带领下,冒着大雨渡过了濮水,准备与晋军交战,晋军统帅

掩耳盗铃的故事(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自知》)_成语故事 菊江历史网
掩耳盗铃的故事,春秋末期,晋国范吉射逃离了晋国,一天,有个人到范吉射家里,见到有一口钟,想偷偷地把它背走,但是,钟太笨重了,他根本无法把它背走,怎么办呢?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把钟敲碎了,分次拿回去,于是,他找了一个铁锤,用力去敲钟

休戚相关的故事(休戚相关出自:《国语·周语》)_成语故事 菊江历史网
休戚相关的故事,春秋时期,晋国的晋悼公周子,又叫姬周,年轻的时候,他曾因受到晋厉公的排挤,不能留在国内,而客居到周地洛阳,在周朝世卿单襄公手下做事,周王的大夫单襄公很器重他,把他请到自己家里,就像对待贵宾一样地招待他,周子虽然年纪轻轻,却表现

幸灾乐祸的故事(幸灾乐祸出自:《左传·僖公十四年》)_成语故事 菊江历史网
幸灾乐祸的故事,春秋时期,晋国一度内乱,还是太子的晋惠公逃到秦国避难,得到了秦国的照顾和帮助,当时,他感激涕零,发誓说,有朝一日他登上王位,一定割地重酬秦国之大恩,后来,他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到了晋国,如愿登基成了晋惠公,但是他却自食其言,从此不

畏首畏尾的故事(畏首畏尾出自:《左传·文公十七年》)_成语故事 菊江历史网
畏首畏尾的故事,公元前611年,北方的强国晋国召集各诸侯小国开会,但不见郑穆公前来,晋灵公便说郑国对晋有二心,要去攻伐郑国,郑国得到了消息,就急忙派人给晋灵公送去一封信,说明郑国位于晋、楚两大国之间的困难处境,北怕晋,南怕楚,由于怕国家被灭亡

惟命是从的故事(惟命是从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_成语故事 菊江历史网
惟命是从的故事,春秋时期,实力雄厚的晋国和楚国为了在中原称霸而经常进行战争,当时,在晋、楚两国之间有个小国郑国,一直成为两国争夺的对象,郑国只好两头讨好,使自己能够生存下去,公元前608年,晋灵公出兵攻宋,同时又联合诸侯国讨伐齐国,他以诸侯盟

外强中干的故事(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_成语故事 菊江历史网
外强中干的故事,庆郑,晋惠公手下的一位谋士,春秋时代,秦国攻打晋国,一连三仗获胜,秦国的军队乘胜进入了晋国的阵地,晋国形势危急,晋惠公决心亲自出征,抵抗秦军,于是便叫人给他的战车上套上郑国出产的名马,此种马高大强壮,他以为用此马出征,有利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