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诺·彭齐亚斯【美国天体物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获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人物百科

阿诺·彭齐亚斯【美国天体物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获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人物百科

阿诺·彭齐亚斯( arno Penzias ;1933~ ),美国天体物理学家,生于德国慕尼黑,1940年移居美国,1954年在纽约市立学院毕业,196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61年受聘于贝尔电话实验室,1974年任实验室无线电研究室主任,先后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1974)、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75),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改进与“回声”(Echo)和“电视星”(Telstar)卫星的通信,与R.W.威耳孙合作建立6米号角式接收天线系统,其定向灵敏度高于其他射电望远镜,彭齐亚斯又制造

威尔逊Wilson,John Tuzo【加拿大地球物理学家,地质学家】 – 人物百科

威尔逊(1908~ ;Wilson,John Tuzo),加拿大地球物理学家,地质学家,1908年10月24日生于渥太华,毕业于多伦多大学,1936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多伦多大学地球物理学教授,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主席,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40年代末,他论述了北大西洋盆地的地壳结构,提出大陆地块是在基性原始地壳之上逐步形成硅铝陆块核心,并通过陆缘地槽的皱起加积不断扩大的,60年代他对板块学说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最早提出板块一词,用以代表大陆、海洋以及包括大陆和海洋的刚性地块,1

瑞利【英国物理学家,190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 人物百科

瑞利【英国物理学家,190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 人物百科

瑞利(汉语拼音:Ruili;英语:Rayleigh, 3rd Baron;1842-11-12~1919-06-30),英国物理学家,原名约翰·威廉·斯特拉特(John William Strutt),生于埃塞克斯的威特姆,卒于威特姆,袭父爵位,称瑞利勋爵,20岁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三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毕业后第2年就被选为三一学院研究员,1873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79~1884年任卡文迪什实验室主任;1885~1896年任皇家学会秘书,1905~1908年任会长,1908年任剑桥大学校长

欧内斯特·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发现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和提出原子有核模型】 – 人物百科

欧内斯特·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发现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和提出原子有核模型】 – 人物百科

欧内斯特·卢瑟福( Ernest Rutherford ;1871~1937),英国物理学家,生于新西兰南岛纳尔逊南郊,卒于英国剑桥,18岁获得新西兰大学坎特伯雷学院奖学金,在该校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895年入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成为J. J.汤姆孙的研究生,1898年加拿大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聘任他为麦克唐纳教授,1907年他回英国担任曼彻斯特大学实验物理学教授,1919年应邀到剑桥接替退休的J.J.汤姆孙,担任卡文迪什实验室主任,1925~1930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主席,1931年受封为纳尔逊

郭永怀【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 – 人物百科

郭永怀(1909~1968),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09年4月4日生于山东荣成,1968年12月5日因公殉职,被授予烈士称号,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进修,次年获硕士学位并赴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在当代航空大师T.von卡门教授指导下进行可压缩流体力学特别是跨声速流体力学的研究,194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被聘为康奈尔大学教授,1956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教授及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

周培源【理论物理学家、流体力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 – 人物百科

周培源【理论物理学家、流体力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 – 人物百科

周培源(汉语拼音:Zhou Peiyuan;1902年8月28日-1993年11月24日),江苏宜兴人,理论物理学家、流体力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学部委员,曾任西南联大教授、北京大学教授,历任教务长、副校长,1978年7月至1981年3月任北京大学校长,

埃万杰利斯塔·托里拆利【意大利物理学家】 – 人物百科

埃万杰利斯塔·托里拆利【意大利物理学家】 – 人物百科

埃万杰利斯塔·托里拆利( Evangelista Torricelli ;1608~1647),意大利物理学家,生于法恩扎,卒于佛罗伦萨,托里拆利在求学时已显露才华,为学校主管人B.卡斯泰里(伽利略早年的学生)所赏识,毕业后便被任用为私人秘书,1641年卡斯泰里将他正式介绍给伽利略,托里拆利便与V.维维亚尼一同给伽利略做伴,三人相处极其友善,经常讨论学术问题,直到伽利略去世,同时托斯卡纳公国大公聘托里拆利为宫廷数学家和哲学家,接替前任伽利略的职务,薪俸优厚,从此他便在佛罗伦萨愉快地度过一生,作了大量科学工

郑哲敏【中国物理学家、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 人物百科

郑哲敏【中国物理学家、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 人物百科

郑哲敏(1924年10月2日-2021年8月25日),中国物理学家、力学家,应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原籍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1924年10月2日生于山东济南,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1949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1952年,获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5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非

威廉·罗恩·哈密顿【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 – 人物百科

威廉·罗恩·哈密顿【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 – 人物百科

威廉·罗恩·哈密顿( William Rowan Hamilton ;1805~1865),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生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卒于丹辛克,1823年入学于都柏林三一学院,1827年任学院天文学教授和丹辛克天文台的皇家天文学家和台长,1832年当选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1835年晋封为爵士,1837~1845年任该院院长,1837年起先后当选圣彼得堡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和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罗伯特·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博物学家、实验物理学家、仪器设计师、发明家,光的波动说最早的倡导人之一】 – 人物百科

罗伯特·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博物学家、实验物理学家、仪器设计师、发明家,光的波动说最早的倡导人之一】 – 人物百科

罗伯特·胡克(汉语拼音:Huke;英语:Robert Hooke;1635年7月18日-1703年3月3日),英国物理学家、博物学家、实验物理学家、仪器设计师、发明家,生于怀特岛,卒于伦敦,从小喜好机械,1653年进入牛津大学学习,担任了R.玻意耳的助手,1663年获硕士学位,1665年担任伦敦格雷舍姆学院几何教授,1662年起任皇家学会的实验主持人,1663年成为正式会员,1677~1683年任学会秘书,并负责出版会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