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伯特·芬尼【英国电影、戏剧演员】 – 人物百科
阿尔伯特·芬尼(Albert Finney ;1936~ ),英国电影、戏剧演员,1936年5月9日生于索尔福德,早年在皇家戏剧艺术学院攻读舞台表演,1956年进伯明翰固定剧目剧院,1958年在C.劳顿排演的《茶会》一剧中首次登台,之后又进皇家莎士比亚剧团,1960年,在K.赖兹导演的英国“自由电影”第一部代表作《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早晨》扮演一个青年工人,崭露头角,1961年在伦敦舞台演出J.J.奥斯本的舞台剧《路德》,以后两年间,先后在巴黎、荷兰、纽约巡回演出,并以此剧在1961年巴黎国际戏剧节上获最佳
雷克斯·哈里森【英国电影、戏剧演员】 – 人物百科
雷克斯·哈里森(Rex Harrison ;1908~1990),英国电影、戏剧演员,1908年3月5日生于英格兰海顿,曾在利物浦学院学习,16岁在利物浦定期轮换剧目的剧院初次登台,留在该院有3年之久,1930年首次在伦敦舞台露面,同年参加电影演出,1936年去纽约百老汇演出《甜芦荟》,年末回伦敦演《没有眼泪的法国人》,从而登上了伦敦舞台明星的宝座,并在影片《城堡》(1938)、《开往慕尼黑的夜车》(1940)、《巴巴拉少校》(1941)中扮演重要角色,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入伍任皇家空军上尉,1945年
安娜·尼格尔【英国电影女演员、舞蹈家】 – 人物百科
安娜·尼格尔(Dame Anna Neagle ;1904~1986),英国电影女演员、舞蹈家,1904年10月20日生于伦敦,1986年6月3日卒于萨里,14岁登台表演舞蹈,30年代在英国舞台上演过《第十二夜》、《皆大欢喜》等剧,她的电影生涯,得到她丈夫、导演和制片人H.威尔科克斯的指导和支持,曾在《维多利亚女王》(1937)和《垂帘六十年》(1938)两部影片中扮演英国女王维多利亚,30年代后期去好莱坞拍摄了《护士伊迪丝·卡维尔传》(1939)和3部歌舞喜剧片《云裳霓舞》(1940)、《娜娜小姐》(1
拉尔夫·理查德森【英国电影、戏剧演员】 – 人物百科
拉尔夫·理查德森(Sir Ralph Richardson ;1902~1983),英国电影、戏剧演员,1902年12月19日生于切尔滕纳姆郡,1983年10月10日卒于伦敦,少年时代在艺术学校学习,后任剧团布景绘画师,1921年在布赖顿首次登台,1926年在伦敦演出,1930~1932年参加老维克剧团,1932年开始参加电影演出,后在《未来世界》(1936)、《城堡》(1938)、《四羽毛》(1939)、《雄狮添翼》(1939)等片中扮演角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于海军航空兵部队,1947年受封为爵士
保罗·罗萨【英国电影导演、制片人、作家、理论家、绘画家和设计师】 – 人物百科
保罗·罗萨(Paul Rotha ;1907~1984),英国电影导演、制片人、作家、理论家、绘画家和设计师,1907年6月3日生于伦敦,1984年卒于沃灵福德,英国30~40年代纪录电影运动的中心人物之一,早年从事绘画与设计,从影评工作开始进入电影事业,导演的纪录片主要有《船坞》(1934)、《英国风貌》(1935)、《富饶的世界》(1943)、《世界的财富》(1948)等,重要电影理论著作有《迄今的电影》(1930)和论文集《 罗 塔论电影》(1958)等,
罗伯特·多纳特【英国电影演员】 – 人物百科
罗伯特·多纳特(Robert Donat ;1905~1958),英国电影演员,1905年3月18日生于威辛顿,1958年卒于伦敦,他年幼时口吃,11岁开始受朗诵训练,练就了一口优美动听、变化多端的嗓音,16岁起登台,随巡回剧团演出,经常扮演莎士比亚剧和经典剧作中的主要人物,1932年进入电影界,制片人A.柯达同他签订合约,1933年在影片《亨利第八的私生活》(即《英宫艳史》)中扮演的浪漫角色,使他一举成名,接着,他去好莱坞主演《基度山恩仇记》(1934),旋返回英国,继续从事拍片和演剧活动,30年代他主
格兰达·杰克逊【英国电影女演员、戏剧演员】 – 人物百科
格兰达·杰克逊(Glenda Jackson ;1936~ ),英国电影女演员、戏剧演员,1936年5月9日生于英国伯肯黑德,曾在英国皇家戏剧学院攻读,16岁离校加入业余剧团,除演戏外,干过服务员等多种职业,1964年她在伦敦、纽约演出的舞台剧《迫害和 让·保罗·马拉》获得成功,该剧于1967年搬上银幕,是她第一部演出的影片,1970年,她主演影片《情妇》,优秀的演技使她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纽约影评人、全美电影评论家联合会和全美电影评议会都授予她最佳女演员奖,1971年,她因主演《星期天,血腥的星期
托尼·理查德森【英国电影、戏剧导演】 – 人物百科
托尼·理查德森(Tony Richardson ;1928~1991),英国电影、戏剧导演,原名塞西尔·安东尼奥·理查森,1928年6月5日生于英格兰希普利,牛津大学毕业,在校时曾做戏剧团体的主持人,1953年毕业后任英国广播电台、电视台制片人和导演,两年后加入不列颠剧团任副艺术指导,不到一年升为正指导,50年代中期起,投入英国的“自由电影”运动,并为《画面与音响》杂志撰写电影评论文章,1956年,在伦敦皇家宫廷剧院上演J.奥斯本的剧作《愤怒的回顾》,获得成功,这部戏既标志着理查森与奥斯本合作的开始,也奠
卡罗尔·里德【英国电影导演】 – 人物百科
卡罗尔·里德(Sir Carol Reed ;1906~1976),英国电影导演,1906年12月30日生于伦敦,1976年4月25日卒于伦敦,早年,家里想要他务农,送他去美国一家养鸡场学习,但是,他天性爱好戏剧,半年后就回国来当演员,1924年,他在伦敦首次演出,开始扮演一些小角色,30年代初进入电影界,开始任对白导演,1935年升为导演,他执导的影片如《银行休假日》(1938)、《群星普照》(1939)、《开往慕尼黑的夜车》(1940)、《基普斯》(1941)和《皮特先生》(1942)受到观众称赞和欢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英国电影导演】 – 人物百科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 ;1899~1980),英国电影导演,1899年8月13日生于伦敦,1980年4月29日卒于美国洛杉矶,早年曾求学于伦敦圣伊格内修斯学院,后又进工程航行学校,学习机械、电力、动力和航海,19岁在电报公司任职,同时在伦敦大学进修艺术课程,1920年跨入电影界,在好莱坞名演员拉斯基公司新成立的伦敦分公司当字幕设计员;不久,升为主任,并指导拍摄无对白的场景,1922年,M.巴尔康开办制片厂,让他当助理导演,同时还兼做编剧、艺术指导,拍摄了《女人对女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