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在清末反抗法国侵略者的战斗中连战连捷,打乱了法国入侵中国的计划。在宝岛联合义军,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达五个月之久,给敌军以沉重的打击。
(一)从小养成敢于斗争性格
刘永福(1837-1917年)字渊亭,今广西钦州人,祖辈世代为农,12岁时父母双亡,他被迫上山打柴或者烧炭为生,13岁时在左江航道的险滩上替人撑船或者带路。后来又到越南去打工。少年时代的痛苦磨难,使刘永福养成了坚强不屈、敢于斗争的性格。
刘永福的童年时代,正处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的那段时期,懦弱的清朝廷屈服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压力,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与此同时,林则徐在广州开展禁烟运动,三元里人民英勇地抗击英国侵略者,这些都让刘永福幼小的心灵中萌生了爱憎分明的种子。
20岁时刘永福联络了一批人参加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又率领二百多人参加以吴亚忠为首的广西天地会反清斗争。因为他们以七星黑旗为军旗,人们就把刘永福率领的那支农民起义军称为黑旗军。同治六年(1867年)天地会起义失败,刘永福率部三百多人活动于广西、云南和中越边境一带,队伍逐步发展到两千多人。
(二)奋勇抗击法国侵略者
同治十二年(1873年)法国侵略军大将安邺率军侵占河内,企图建立所谓的“法兰西东方帝国”,然后以此为跳板,侵犯中国的西南地区,在云南境内建立兵工厂等。法国侵略军进展很快,不到一个月就占领了红河三角洲一带。越南军队战斗力不强,其国王亲自请求刘永福出兵抵抗侵略军。
刘永福立即发兵一千多人奔赴前线。黑旗军会同越南将领黄佐炎部,与侵越法军交战于河内近郊。交战不久,黑旗军且战且退,将侵越法军诱到一个茅草茂密的地方,然后放火。侵越法军慌忙后退,此时伏兵杀了出来,前后夹攻,侵法越军大败,包括领军大将安邺在内的两千多人被歼,被迫退出红河一带。刘永福因功被越南国王授予三宣副提督的官职,管辖越南的三个省。
法国侵略军不死心,光绪八年(1882年),法国远东舰队司令李维业上校再次率侵略军进犯红河三角洲一带,并且攻占了河内。刘永福再次应邀率三千黑旗军驰援,协助越军抗敌。敌我双方约定在河内城西纸桥旁的关帝庙前决战。
为了打好这一战,刘永福作了精心安排,准备了一支精锐伏兵迎敌。在激列的战斗中,双方伤亡不小,敌副司令和我方的一个重要将领皆战死。黑旗军的伏兵乘其不备奋勇杀出,展开了白刃战。法国士兵被打得四处乱窜,夺路退命,有的被吓呆了坐在地上不能动。法军远东舰队司令李维业上校在肉搏中也被击毙。
法国侵略军采取不宣而战的手段,突袭中国马尾军港、击毁马尾船厂、重创福建水师后,清朝廷被迫对法国宣战,同时采用借刀杀人的办法,给了刘永福一个记名提督的官衔,让其率黑旗军与法国打仗。刘永福顾全大局,不讲个人得失,率领黑旗军与西线的清军联合作战,向法军发起进攻,狠狠地打击了法国侵略者。
黑旗军将将法国侵略军盘踞的宜兴城包围了两个多月,刘永福料到河内的敌军可能来增援,便在离宜兴城不远的左旭埋下地雷。嗬嗬,果然不出刘永福所料,敌军来增援了,被黑旗军引至埋了地雷的位置,一下子炸死炸伤四百多人,取得了一个漂亮的围点打援的胜利。与此同时也传来了老将冯子材在镇南关大败法军的捷报。
这一系列胜利,加剧了法国的国内矛盾,导制挑起中法战争的茹费理内阁倒台。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
(三)抗击侵犯宝岛的敌军
中法战争中国虽然打了胜仗,却被清朝廷当作求和的资本,与法国签订了《中法天津条约》,承认越南为法国的保护国,还给予法国在中国广西、云南通商的特权。中法战争结束后不久,清朝廷接连下了九道命令,将刘永福的黑旗军召回国,并想方设法多次进行裁减,最后仅有三百多人。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清朝廷被迫对日宣战,刘永福的黑旗军被调往宝岛,驻守台南。光绪二十一年(1894年)六月,当日军在宝岛登陆时,遭到了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和全岛军民的顽强抵抗。60多岁的刘永福被推举为统领,展开了激烈悲壮的保卫战。在他的指挥下,严防海口,炮击日舰,进行了数十次战斗,从当年六月一直进行到十月下旬。毙伤日本侵略军三万多人。
由于清朝廷封锁了大陆与宝岛的交通,断绝了一切支援,宝岛大部份地方逐渐陷入敌手。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边战边退,步步设防,直到弹尽粮绝,后乘外国轮船回到大陆。刘永福深感自己无能为力,禁不住老泪纵横……
刘永福是个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优秀军事人才,他的特点是以谋取胜,以己之长击敌之短,善打伏击战,善于依靠民众的力量。刘永福为国奋战一辈子,是个伟大的爱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