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古代战争 长乐村之战(长乐村大捷之遗憾:25岁八路军团长,头部中弹牺牲,刘伯承痛哭)_古代战争 菊江历史网

长乐村之战(长乐村大捷之遗憾:25岁八路军团长,头部中弹牺牲,刘伯承痛哭)_古代战争 菊江历史网

1938年春,太行山上的抗日运动风起云涌,游击战争广泛展开,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已初步建立起来。八路军各部接连取得巨大胜利,特别129师是长生口、神头村、响堂铺三战三捷,使敌人极为震惊。敌人为了驱逐与消灭我在晋东南的部队,以解除其后方的威胁,于4月初,以第108师团为主,并纠集第16、20、109师团,出动兵力3万余人,分别由邯郸、石家庄、榆次、长治等地分进合击,对晋东南我军发动九路围攻。根据地辽县、武安、涉县、武乡、潞城、屯留及临(汾)屯(留)公路全线,几乎全部陷入敌手。这是敌人对我解放区腹地的之首次大规模进犯,兵行所至,大肆焚掠奸杀,武乡县城被毁为废墟。

针对敌人围攻的企图,八路军总部决定以一部分兵力钳制其它各路敌人,集中主力击破敌人一路。遂以第115师344旅主力,决死第1纵队及各基干支队,结合游击队、抗日自卫队,以–、袭扰的手段,迟滞各路进犯的敌人。以第129师主力及第344旅的第689团,隐蔽集结于涉县以北地区寻找战机,歼灭由长治或由涉县向辽县进犯之敌。4月4日前后,由东、西、北三面进犯的敌人,相继进入我根据地。其中除由平定南犯的敌第16师团一个联队分路侵入辽县、芹泉外,其它各路均在我名部节节–、袭扰下,迟迟不能前进。南面之敌第108师团的两个加强联队,于14日分路窜入辽县、武乡县城,遭到我游击队和抗日自卫队的围困袭扰,加以广大群众实行空室清野,陷于饥饿疲惫,恐慌不安的困境。

4月15日,侵占武乡的敌第117联队(联队长柏崎),附炮、辎重共3000余人北犯榆社扑空,当即仓皇窜回武乡。黄昏后又放弃武乡,连夜沿浊漳河向襄垣方向窜走。该敌奔波数百里,沿途烧杀抢掠,但遭我主力部队及游击队的不断打击。

这时,第386旅及第689团已由武涉大道经西井、蟠龙进到武乡西北的东、西黄岩和东、西胡家垴一带。根据这一情况,129师师长刘伯承决心沿浊漳河两岸实行平行追击。第772团、689团为左纵队,沿浊漳河北岸急进。第771团(欠一个营)为右纵队,沿浊漳河南岸急进。第769团为后续部队,沿武乡至襄垣的大道跟进。各部队总的任务是,以急袭手段,将东窜敌之一部夹击消灭在浊漳河河谷。386旅奉令,在旅长陈赓率领下,以每夜百余里速度向武乡急进。

16日晨,走在左纵队前面的第772团前卫进至南窑、大小牛家庄时,发现巩家墙有敌侧翼警戒四、五百人,正向长乐村方向撤退。此时,敌先头已过长乐村,辎重尚停留在白草延、马庄,两地只有少数后卫部队。为了不失战机,在第689团尚未到达的时候,团长叶成焕当机立断,命令1营由田庄向塑村、峪口间出击,2营经崔村向李庄出击。两个营沿山谷小路隐蔽前进,迅速占领了浊漳河北岸高地。

这时敌军人马辎重车辆,正沿白草延至长乐村大道东撤,我军轻重火器一齐开火,打得敌军人仰马翻,辎重车辆沿路堆积。与此同时,第771团也赶到浊漳河南岸的窑头、西岭村北侧一线高地。于是两个团以排山倒海的气势,从山头上,谷口处,甚至几丈高的陡坎上冲入敌群,与敌展开肉搏战,将李庄、型村间敌1500余人截为数段。日军遭此突然痛击,顿时大乱。有的钻到车下,有的利用死马作掩体进行拼死顽抗,还有几股敌人疯狂向两岸反扑。向北岸高地反扑的敌人,被第772团2营迎头击溃,扑向南岸高地的敌人,除少数窜入山边的几座溶洞外,也被第771团压回河谷。敌人这时已成瓮中之鳖。

已过长乐村的敌军主力,为解救其被围的部队,便集中1000余人,向我第772团左翼戴家墙发动猛攻。戴家墙本属第689团阵地,该团因接到命令过晚,这时尚未到达。如该地被敌占领,将直接威胁师指挥所的安全。旅长陈赓当即令第772团第10连担任–。该连与10倍于己的敌人激战4小时,击退了敌人多次猛攻,终因众寡悬殊,第1排全部壮烈牺牲,阵地亦被敌人夺占。中午12时,第689团终于赶到,立即向敌反击,经反复冲锋肉搏,将阵地夺回。

15时,在激战14小时后,由辽县来援的敌酋苫米地旅团长,率第105联队附骑炮工辎重3000余人,经蟠龙赶来增援。按事前约定,在蟠龙担任打援任务的–第3军曾万钟部,竟然一枪未发,将敌放过。敌人在猛烈炮火掩护下,一路由蟠龙向马村东南第689团阵地攻击,然后一路会合长乐村的敌人向第772团阵地攻击,战斗更趋激烈。

激战至17时,发现辽县方向又有敌1000余前来增援。此时我已将被围之敌全部歼灭,为了巩固已得胜利,陈赓指定少数兵力保持与敌接触,带领主力于黄昏后主动撤出了战斗。

772团团长叶成焕接到撤退的命令后,立即指挥部队打扫战场,装运战利品,迅速撤离。他自己却带着最后一个排,一边警戒掩护一边往后撤,并不时用望远镜观察追击而来的敌人。

这时,一股日军援兵已快速冲到沟下,通信员提醒他说:“团长,你站在高坡上危险,快走。”“等一下,在这儿看得清楚。”叶成焕没有动。一颗敌弹“嗖”的从他衣袖穿过,他没在意。紧跟着第二颗–带着尖叫声飞过来,打中了他的头部。

特务连的战士们抬着叶成焕急速向山下撤退,一路上血迹斑斑,他的神智时而清醒时而模糊,“哎,队伍,队伍呢?”这是大家听到的他唯一的一句话,也是他临终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我军伤亡800多人,最可惜的是772团团长叶成换,牺牲时年仅25岁。刘伯承师长和陈赓旅长都为他痛哭失声。改编前,他曾是第四方面军一位赫赫有名的师长。改编后,他是八路军最初的15个团长之一。2009年,叶成焕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长乐村之战,是全国闻名的急袭战斗,也是粉碎敌人九路围攻中一次决定性的战斗。

由于敌第108师团遭受严重打击,日军不得不停止九路围攻,被迫窜回原巢。我各路部队乘胜追击,给敌人以有力打击。之后,武乡、榆社、辽县、屯留等十八个县城先后为我军收复。接着,敌第108师团司令部所在地长治,也在我晋东南军民的袭扰下,被迫撤退,最后将敌全部赶出了晋东南地区。原驻于晋东南的蒋军部队,在敌人围攻时不战而退,大部分退至豫北及中条山区。

敌旅团长苫米地,在“皇军”中被誉为“惯战的猛将”,而且此人精读《三国演义》,并以关公为偶像,战斗中又以善用“拖刀计”见长。在攻长治尤其是会攻临汾中,他曾与敌第20师团(朝鲜师团)争胜,他先攻进了临汾城。苫米地残忍如兽,最“得意”的“战法”,就是遍烧民房以示引退,旋即回兵猛扑,或撤兵让守城者退后于路中伏击。曾以此战法得到了敌大本营的勋章。

他在写给女儿的信里曾狂妄地说:“天皇因我先入临汾,赐了我一个勋章,我已挂在左胸前,我的右肩也高了起来,你看我像不像–……”然而,长乐村的惨败,他被撤职处分,他的狂妄吹牛,一时传为笑柄。

九路围攻被粉碎,使敌更进一步认识到八路军的威力,他们彼此相互告诫:“华北有八路军是不能安枕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6%88%98%e5%8f%b2%e9%a3%8e%e4%ba%91/70719.html

伦敦之战(英超枪战:伦敦德比之战,谁能更胜一筹?)_古代战争 菊江历史网

官渡之战遗址(许昌:三国文化遗迹灿若星辰)_古代战争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