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三国历史 夏侯玄面对司马懿时手握十万大军 夏侯玄为何没有反抗_三国历史 菊江历史网

夏侯玄面对司马懿时手握十万大军 夏侯玄为何没有反抗_三国历史 菊江历史网

  夏侯玄手握十万重兵,为何他不反抗司马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段长达三百六十余年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存在的政权最多,王朝更替最为频繁的一个时期。据统计在这三百六十多年里,先后有三十多个王朝交替兴起和覆灭。

  三国时期指的是公元220年到265年之间,我们所熟悉的曹魏、蜀汉及东吴三个国家鼎立的时期。之后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废曹操的孙子魏元帝曹央而自立,改国号为晋,从此,曹魏灭亡,西晋诞生。而为西晋诞生奠定基础的,就是与今天我们所谈的内容息息相关的一场事变——高平陵事变。这是司马懿在曹爽以及兄弟陪同年仅8岁的少帝曹芳拜谒魏明帝之墓时,趁机发动的一场事变。当时无论是曹爽还是夏侯玄都是有机会进行反抗的,但是他们却并没有,并最终均沦为了司马氏的刀下亡魂。而更值一提的是,当时的夏侯玄,手握十万重兵,却仍未选择与司马懿对抗,其中原因值得探究。

  ▲夏侯玄

  颇具风骨的夏侯玄

  夏侯玄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大臣,是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的儿子,夏侯尚是配享(曹操)太祖太庙的征西将军夏侯渊的堂侄,可见夏侯玄出身名门望族。他不仅血统高贵,人也很争气,是曹魏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从小就很有名望,而且据说人长得还好看,仪表出众。他还是大将军曹爽的表弟。曹爽是曹真的儿子,而曹真是曹操的养子。别看曹真是养子,他战功卓著,跟着曹操一同打天下,后来魏文帝曹丕临终前,接受遗诏成为了辅政大臣之一。可以说曹魏的天下就是曹氏一族的天下,由此,大家可以明确曹爽是留着曹氏王权血统的人。

  夏侯玄素有知人知之名,在担任中护军的时候,曾选拔提升很多人才,他的选人标准被后世的人延用遵从。而他本人博学多识,才华出众,特别是在玄学方面,尤其精通,与何晏等一些人开创了魏晋时期玄学的先河,属于早期玄学的开创者和领袖。在文学方面,他也有颇高的造诣,为人方面颇具名士风度,很有士的气节。相传夏侯玄被捕时,当时逮捕他的人的弟弟之前跟他不和,趁夏侯玄势微时,对夏侯玄动手动脚,态度极不庄重,夏侯玄对他说,我虽然成为阶下囚,但也不是任你欺辱的。在之后的严刑拷打中,他始终不出一声,即便是去法场行刑,也依然面不改色。他从生致死,始终没有丢掉名士的风骨和气节,成为后世众士人争相效仿的楷模及学习典范。

  ▲司马懿

  军政全才司马懿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曹魏阵营中著名的人物,他在政治、军事上都非常有才能,是有名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同时他也为西晋王朝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司马懿从小就很聪明,而且很博学,见识颇广。司马懿出身官宦之家,他的爸爸司马防是京兆尹,统管京畿一众事务。司马懿出生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他经常慨叹世事,而且为天下忧心。曾经素以知人善任闻名的杨俊在司马懿不到二十岁时,与司马懿有过一面之缘,当时他就认为,这个孩子绝非一般人。

  东汉末年,政权已经被曹氏控制,司马懿不想屈节于曹操,于是称病,不在曹氏手下为官,后来,曹操成为了丞相,了解司马懿很有才能,就硬是给他安了个官职,而且告诉使者说,如果这次他还是称病不就任,那就把他抓起来,这回,司马懿害怕了,只好去上任。就这样,司马懿加入了曹魏的阵营。后来他因为支持曹操称帝而得到重用,在与曹操共事期间,曹操逐渐发现了司马懿的雄心壮志,而且曹操认为司马懿有谨慎多疑,心怀不轨之相。于是他就提醒自己的儿子曹丕,告诉他,司马懿不是一个甘为臣下的人,他肯定会影响曹氏家族的大业,但曹丕跟司马懿的关系非常好,所以曹丕很是维护他。后来司马懿确实在自己的岗位上非常勤勉,甚至是废寝忘食,曹操看到他如此忠心,也就对他放心了。

  ▲曹操

  而司马懿在辅佐曹氏家族期间,也确实很有建树,在政治上,他曾劝谏魏明帝不应大修宫室,在魏明帝去逝后,他更是上表奏请停止修建宫室,希望节省下来的人力能够务农。自魏文帝曹丕死后,司马懿两次成为托孤大臣,辅佐三朝君王。在任用人才上,他提拔了寒门中的邓艾、王基等人,在高平陵事变之后他逐步削弱曹魏宗亲势力,为他的后世子孙建立西晋打下基础。在军事方面,他平定孟达,解除了孟达可能反叛给魏国造成危机的重大隐患,而因为他的平定,使原本局势不稳的新城被魏国牢牢控制住,而吴蜀两国也想要争夺新城,却不想大军到了新城后发现新城已被魏国控制,劳军伤财,不战而返。他还曾智抵诸葛亮,不惧众人的嘲笑与嘲笑,长期奉行坚守不出的防御策略,两次拖垮诸葛亮的北伐大计。也是因为对两次蜀汉北伐的有效应对,司马懿在军中颇具威望。

  ▲高平陵事变

  司马懿为何发动高平陵事变

  魏明帝曹叡去世前曾将自己年仅8岁的幼帝曹芳托付给辅政大臣司马懿和曹爽,曹爽当时为大将军,他重用何晏、邓飏、李胜、毕轨、丁谧等人,并提拔自己的亲信,在朝堂上联合众大臣排挤司马懿,在军中又提拔自己的两个弟弟为中领军及武卫将军,这样,曹爽的势力就完全掌握宫中禁军。之后,他又凭借自己的权力和手段,使得幼帝晋升司马懿为太傅,这表面上是晋升,实则是削权。司马懿感知到了危险的临近,于是又重操旧业,称病辞官不出,以避祸患。曹爽也曾试探,但最终都以为司马懿真的病了,所以,对司马懿的戒心也就松懈了下来。

  但司马懿不能够参与政事决策,曹爽又已经对他起了戒心,长期称病不出终究不是办法,而且曹爽的势力无论是在朝堂上还是在军中,都已经形成了对中央的控制,司马懿又怎会看着曹爽的势力继续发展和稳固呢,因此他必然要谋求反击。

  恰逢少帝曹芳去拜谒位于高平陵的魏明帝曹叡之墓,曹爽和掌握宫中禁卫军的两兄弟以及曹爽的亲信们全都跟随他们一同前去的时候,司马懿与当时为中护军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以及太尉蒋济等人一同发动了事变。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

  拥有十万大军的夏侯玄,为何不反抗司马懿

  首先是因为夏侯玄出师无名。

  司马懿发动事变,速度非常快,仅用半天时间就控制了整个洛阳城。而后他起草奏疏,上奏皇帝,陈述当初先帝托孤之事,并表明,自己曾受命于太祖(曹操)辅佐少帝祖父,又曾受命于少帝的祖父,辅佐先帝,先帝在临走前托孤,他也曾向先帝表明,万一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他会誓死执行先帝的诏令的。以此来表达他对先帝,对少帝的中心,而后,他就痛陈大将军曹爽的一系列不臣之举,说他背弃先帝的遗命,在朝堂上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扰乱国家的制度,超越臣子本分,把持朝政,自比君主。对外部,更是专横跋扈,独揽大权,把持宫中禁卫军,而且破坏军营的编制。在军中各个重要的职位上都安排自己的亲信担任,就连皇宫内的守卫人员都是他的人。皇帝身边的都监,都是曹爽的人,他们侦察陛下的情况,还挑拨陛下与太后的关系,导致陛下和太后不合。这已经完全失去了先帝当时托孤的本意。他和太尉蒋济等人都觉得曹爽有不臣之心,谋朝篡位之嫌。之后,在奏疏中还写了自己如何擅自做主将宫内曹爽势力范围尽数接管,如何自作主张将曹爽极其亲信兄弟免职等。这一番陈情不难看出,司马懿发动事变,是以担心曹爽谋逆为名义的,自己只不过是在尽一个忠臣的本分,而且,他的这次事变是得到了宫中郭太后的支持的。

  ▲高平陵事变

  一个师出有名,且得到郭太后支持,而后又向皇帝奏疏,陈述事变内情,这样的事变,夏侯玄自然是师出无名的,因此,即便他拥有十万雄兵,也没有反抗司马懿。

  其次,曹爽得知司马懿发动事变并没有反抗。

  夏侯玄是曹爽的表弟,在司马懿发动事变,上奏皇帝之时,这份奏疏最先是先到曹爽手里的,曹爽看到后,并没有第一时间把他呈给皇帝,也没有第一时间谋划如何对抗司马懿,在他一直犹豫没有决断的时候,司马懿又派人作为说客,游说曹爽尽快认罪投降,并对他说只是将他的官职免去。而这时,曹爽的谋士桓范进言,建议曹爽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曹爽即没有曹操的枭雄伟略,也没有一争天下的雄心壮志,他只顾贪恋荣华富贵,经过思考,最终他z说,即便投降,他也还是皇亲贵胄,富贵人家。之后,曹爽投降。夏侯玄就更加没有理由与司马懿对抗了。更何况曹爽的投降如此迅速,恐怕当司马懿发起事变的消息传到夏侯玄那里时,一切都已尘埃落定,无力转圜了。

  夏侯玄虽然统兵十万,但其实他的根基和势力在军中却并不大。

  夏侯玄虽是征西大将军,但实际上他是个文学家和思想家,相对来说军事才能一般。相比于司马懿在军中的威望来说,夏侯玄是无法企及的。而且,司马懿一直以来都是关中军的最高统帅,再加上司马懿在军事上的成就,军中对司马懿都极为信服,相比之下,夏侯玄不过是曹爽为了削弱司马懿的势力而提拔为征西大将军的,这个职位对于夏侯玄来说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力,军中究竟有几成兵力能为自己所用,怕是夏侯玄自己都不了解。但以夏侯玄对时事的见地,相信他也定然了解,一旦自己出兵与司马懿对抗,怕是跟随的人都没有倒戈的人多。

  ▲郭太后

  2.司马懿此次事变背后得到了宫中郭太后的支持。

  郭太后出身于世代大族,其家族有一定的势力和威望。而且她本人也深受魏明帝宠爱,当时为夫人的郭氏深得魏明帝的心,魏明帝对自己的原配皇后却十分冷淡,后来原配皇后被赐死,魏明帝就立郭夫人为皇后,由此可见,魏明帝对郭皇后的喜爱。魏明帝病重期间,立养子曹芳为太子,新帝登基,郭皇后也就成为了皇太后。因为郭太后与少帝没有血缘关系,二人关系又不睦,曹爽在辅佐少帝时将郭太后软禁,因此郭太后支持司马懿发动事变,诛杀曹爽。另外,曹爽在朝堂上排除异己,也触犯了其他朝中大臣的利益,因此司马懿发动事变,即有郭太后的支持,又有朝中受排挤的大臣们的响应,夏侯玄见司马懿有郭太后这么有威望的皇权身份作为支持,自然也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3.素有名士风范的夏侯玄,未必就不赞同司马懿的事变

  夏侯玄虽然在军中实权不多,但也不是全无用处,如果他想调用,也一定会有人响应的,毕竟,夏侯玄在当时文人志士中还是颇有威望的。他之所以没有与之对抗,也很有可能是从曹魏政权的大局出发。虽为曹爽表弟,但曹爽排除异己,培植自己的势力,把控朝政,未必就是夏侯玄所认同的,文士清流,都有他们对自己价值观的坚守。也许夏侯玄也有司马懿同样的担心,只不过,司马懿剿灭曹爽党羽后,他也开始在宫中培植自己的势力,这在那时的夏侯玄未必洞察得到。毕竟司马懿不同于司马昭,他为人谨慎,未必能让路人皆知其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4%b8%ad%e5%9b%bd%e5%8e%86%e5%8f%b2/99960.html

历史上朱祁钰真的对朱祁镇十分苛刻吗?_明朝历史 菊江历史网

襄樊之战后关羽被俘后,刘备做了些什么?_三国历史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