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胶柱鼓瑟的故事(胶柱鼓瑟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_成语故事 菊江历史网

胶柱鼓瑟的故事(胶柱鼓瑟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_成语故事 菊江历史网

胶柱鼓瑟的故事

胶柱鼓瑟的故事(胶柱鼓瑟出自:《史记·<a href=/renwu/315.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renwu/44595.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renwu/44595.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廉颇</a></a></a><a href=/renwu/326.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renwu/44531.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renwu/44531.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蔺相如</a></a></a>列传》)

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小时候读过兵书,有时和赵奢谈论兵法,连他父亲都难不住他。于是赵括十分骄傲,认为如果自己领兵打仗,天下就没有敌手。

赵惠文王死后,赵孝成王当政。秦军和赵军在长平对抗。这时赵奢已死,赵王派廉颇抗秦失败,就准备用赵括替代廉颇。上卿蔺相如劝阻赵王说:

“大王,您因为赵括懂兵法的名声而用他为将,就好像是胶柱鼓瑟。赵括只熟读了他父亲的兵书,而不懂根据实际情况变化运用呵。”

赵王不听,任赵括为将。

结果,赵军果然大败。赵四十万大军降秦之后,全部被秦活埋。赵括本人也在打仗时被秦军射死。

“瑟”,是一种古代乐器;“柱”,是瑟上用来调节定音的短木。用胶把调音的柱粘住,就不能活动。后来,成语“胶柱鼓瑟”用来比喻拘泥固执,办事不知变通。

胶柱鼓瑟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103350.html

将门有将的故事(将门有将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_成语故事 菊江历史网

江郎才尽的故事(江郎才尽出自:《南史·江淹传》)_成语故事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