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赏罚分明的故事(赏罚分明出自:《汉书·张敞传》)_成语故事 菊江历史网

赏罚分明的故事(赏罚分明出自:《汉书·张敞传》)_成语故事 菊江历史网

赏罚分明的故事

赏罚分明的故事(赏罚分明出自:《汉书·<a href=/renwu/1523.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renwu/41412.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张敞</a></a>传》)

西汉时有个大臣姓张名敞。处事果断,赏罚分明,所以官声很好。

那时,大将军霍光功勋卓著,权势显赫,朝中无人敢说他一句。可是张敞却曾批评他军费开支过大,完全可以节省,弄得霍光很不高兴。

汉宣帝即位不久,渤海、胶东一带盗贼闹得很凶,他们合帮结伙,抢掠商家店铺,洗劫豪门富户,甚至攻击官衙,夺回关押在监狱里的同伙。而官吏们却畏惧他们,对这些违法的事情不能禁,不敢管,致使盗贼益发猖獗,社会很不太平。

张敞了解到那些地方农业连年欠收,百姓生活极为艰难,有的人就被迫为盗。于是张敞自请到那里去治理整顿,汉宣帝就任命张敞为胶东相,并赏赐黄金三十斤。

张敞行前请求皇帝:“社会秩序和风气极差的地方,如果没有赏罚分明的举措,就无法要求人们止恶向善。请皇上允准,凡是追捕盗贼有功的人员,所得奖赏高于三辅(汉朝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

皇帝同意了这个请求。

张敞一到胶东,就发出布告:盗贼应立即停止犯罪活动;如果互相捕杀,可以将功折罪;官府的差吏如果追捕盗贼有功,可以把他们的名字上报尚书省,调升为候补县令。

这样一来,原有盗贼纷纷弃邪归正,争相戴罪立功;差吏们也个个奋勇追捕,有几十人因立功而任为候补县令。没有多久,盗贼绝迹,社会安定。

另一件事是,京兆地区的治安一向很难管理,换了几任京兆尹,都因不称职而被罢官,有个制诏御史就向皇帝建议,让张敞来担任京兆尹。

由于长期管制不力,京兆地区的小偷特多,许多商家防不胜防,经常失窃。张敞上任以后,还是采用赏罚并举的办法。他先是向当地的老年人打听到最主要的小偷头儿的姓名,再把这个小偷头儿召来,训戒了一顿,对他说:“我现在暂时不治你的罪,你替我把京兆所有的小偷找来,就可以将功赎罪。”

小偷头儿说:“现在一下子要把这些人叫到官府来,他们肯定惊恐不敢来,请求您先让我当个候补小吏,设法骗他们上钩。”

张敞准其所请,让他当个“小吏”。

小偷们都来贺喜,以为从此有了“保护伞”在官府,更可以放心大胆地偷了。小偷头儿摆酒款待,一顿狂饮,小偷们个个烂醉如泥。小偷头儿就在所有的小偷的衣服后背涂上红泥。席散时,这些人东倒西歪地走了出来。守候在外面的官府差役只认衣服上有红泥的人,就抓起来,一次就抓了几百个人。

张敞狠狠治他们的罪,凡有劣迹,依法惩处。不久,京兆地区社会秩序大为改善,很少再有击鼓报警的事了。

后来,“赏罚分明”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处理得清楚明白。

赏罚分明出自:《汉书·张敞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104432.html

赏罚无章的故事(赏罚无章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七年》)_成语故事 菊江历史网

射石饮羽的故事(射石饮羽出自:《吕氏春秋·精通》)_成语故事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