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危若朝露的故事(危若朝露出自:《史记·商君列传》)_成语故事 菊江历史网

危若朝露的故事(危若朝露出自:《史记·商君列传》)_成语故事 菊江历史网

危若朝露的故事

危若朝露的故事(危若朝露出自:《史记·商君列传》)

战国时期,卫国有个名叫商鞅的人,他从小喜欢学习有关刑事的学问。长大后,他前往魏国,在相国公叔痤手下担任中庶子(管理事务的官员),很受器重。

不久,商鞅因公叔痤的去世而在魏国失去了依靠。他听说秦国国君孝公正在广求人才,就离开魏国,到秦国求见。秦孝公接连接见商鞅两次,都没有采纳他的意见;第三次,商鞅针对孝公想要以法图强的心理,着重讲述自己的变法主张,终于使孝公动了心。

不久,孝公便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在京都南门竖起一根木头,悬赏10两金子搬到北门,起初百姓很奇怪,没有人敢去搬。于是,商鞅把赏金提高到50两金子。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北门,果然得到赏金。从此,商鞅的威信大大提高。

有一次,太子嬴驷犯了法,商鞅认为太子犯法也应治罪,但因为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好施刑,就把太子的两个师傅抓起来惩处。

由于执法如山,铁面无私,商鞅也得罪了许多人。一次,一个名叫赵良的人去见商鞅,劝告他要恩威并用,对于贵族大臣不宜执法太严,以免结怨过多。最后赵良说:“您现在的处境危若朝露,这样下去,怎么能长保平安呢!”

商鞅听了,不以为然。公元前338年,孝公因病去世,太子嬴驷即位,史称惠文王。他的两个师傅马上勾结贵族大臣诬告商鞅谋反,最后将他车裂而死。

后来,人们用“危若朝露”这个成语,来比喻处境危险,容易灭亡。

危若朝露出自:《史记·商君列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104964.html

为虎作伥的故事(为虎作伥出自:《正字通·听雨记谈》)_成语故事 菊江历史网

威武不屈的故事(威武不屈出自:《孟子·滕文公》)_成语故事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