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竹器木器保护与修复 菊江历史网

竹器木器保护与修复 菊江历史网

竹器木器保护与修复简介

竹器木器保护与修复(Pre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Bamboo and Wooden Articles),竹、木具有吸湿性,又是虫、菌生长的养料。

应根据这些特点对竹木器进行科学保护与修复。

出土竹器木器的保护

考古出土的竹器、木器,长期埋在地下,受地下水浸泡、菌类腐蚀,大多腐朽变质或饱吸水分。

出土后,必须保持潮湿状态。

否则,就会收缩变形和开裂,甚至失去原状。

新出土竹、木器,可及时用湿布或湿泡沫塑料包裹,并用塑料袋密封保存。

这样在装运过程中,就可避免损坏。

长期受地下水浸泡的竹、木器,运到室内后,一般应立即浸入水中。

为防止竹、木器继续腐朽,最好使用缓慢的流动水或蒸馏水浸泡。

在不流动的水中浸泡需放入少量防腐剂,如2%的石碳酸或甲醛溶液等。

如能在密封低氧条件下贮存更好。

未受地下水浸泡的竹、木器,运到室内后,也须保持一定湿度。

出土的饱水竹、木器脱水方法主要有缓慢干燥法、聚乙二醇渗透加固法、氨醛树脂渗透加固法、冰冻真空干燥法、γ射线辐照聚合法、临界点干燥法、电泳渗透法、明矾渗透法以及醇-醚连浸法等(见漆器保护与修复)。

其中缓慢干燥法和醇 -醚连浸法适用于含水率较低(60%以下)、腐朽情况不严重的竹、木器脱水。

对于含水率高、腐朽情况严重的竹、木器,则需要采用醇-醚-树脂连浸脱水加固法。

具体做法是:先用乙醇-乙醚连浸法,将竹、木器所含水分置换出来。

在乙醚未挥发前,将竹、木器浸入乳香胶或达玛树脂溶于乙醚的溶液中,待树脂渗入竹、木组织后取出,让乙醚挥发,保存竹、木内的树脂,就可对竹、木器起到加固作用。

用此种方法加固后的竹、木器,不仅色泽美观、不收缩变形、不开裂,而且还可使开裂变形的得到整形。

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饱水并已严重腐朽的孙子兵法竹简和河南信阳楚墓出土的含水率1900%的泡桐木质文物,就是用此种方法脱水成功的。

竹简浸入醇-醚-树脂溶液之前必须先用两片玻璃条夹住,并用细线绑扎牢固。

为防止机械损伤,脱水后的竹简还要用玻璃条夹定绑扎,装入玻璃管内密封保存。

如将玻璃管充入惰性气体或真空密封保存更好。

干竹木器的保护

存放干竹、木器的环境,温度宜控制在15~25℃之间,一天之内的变化上下不超过2~5℃。

相对湿度宜控制在50~60%之间,一天之内的变化上下不超过3~5%。

中国竹、木材的虫害是各种蛀木虫和白蚁。

蛀木虫是各种钻木甲虫的幼虫,它们常常把完好的竹、木组织破坏成细粉。

霉菌会在竹、木文物表面留下污迹和有色斑点。

木腐菌可使竹、木材质酥软,失去应有的强度。

杀虫灭菌的方法有:①蒸气消毒法;②真空处理法;③毒气熏蒸法。

常用的熏蒸药剂有对二氯苯、甲醛、二硫二碳、环氧乙烷等。

④药剂浸透法。

常用的药剂有氟化钠、氯化汞、五氯苯酚及其钠盐、氯萘或萘的金属化合物等溶液。

可采用喷涂、注射、浸渍以及减压渗透等方法。

减压渗透效果最好。

竹木器的修复

①粘接:干燥竹、木器的碎块,可用溶于甲苯或丙酮的聚醋酸乙烯酯溶液或聚醋酸乙烯乳液粘接。

②补洞:用环氧树脂调拌木屑填补。

但木屑预先须经高温消毒或用氟化钠等杀虫灭菌剂处理。

如要使后补部位的颜色与原物整体一致,可添加相应的颜料。

变形木简的复原

中国有一批云杉属木材制作的简牍出土后变形,经处理已恢复。

具体做法是将变形简牍用热水浸泡,并在水内加入适量的乙二醇或甲酰胺,使其逐渐软化,再用两片玻璃将每根简牍夹绑起来,整形固定。

最后用醇—醚连浸法脱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3867.html

硅酸盐质地文物保护技术 菊江历史网

青铜器修复技术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