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建筑油饰彩画维修技术简介
古建筑油饰彩画维修技术(Repair Techniques of Traditional Decorative Paintings of Ancient Buildings),中国古建筑上的油饰彩画,原是为保护木构件产生的,后来变成一种装饰艺术。
油饰彩画维修技术一般包括地仗维修、油饰维修和彩画维修。
地仗维修
14世纪以前,多数木构件上的油饰彩画没有地仗。
以后方在木构件上先做地仗,然后绘画。
地仗因年久表层碎裂的,可重新刷油浆、细灰加固,或用聚醋酸乙烯乳液灌入缝内,再抹细灰盖缝。
遇有灰麻地仗空鼓开裂时,按原做法挖补,或钻孔灌入高分子材料加固,开裂边缘加钉小钉。
地仗大部分残裂时,可全部铲除,再按原做法重新制作。
油饰维修
一般情况下,需先将残毁油皮全部刮去,重做地仗。
干后用桐油与颜料调配原色,重新油饰,先刷色油,最后罩青油。
不需亮光部位,干后用青粉擦拭退光。
施工中遇风雨天气应搭遮护棚,以防灰尘污染。
彩画维修
根据残毁情况分别处理。
原有彩画地仗剥落、退色、变色的,可重新按原规制绘画。
经过记录、描稿、做谱子等准备工作,等地仗干后,再进行过稿、描线、填色,遇有沥粉贴金时,描线后先做沥粉、填色,然后在沥粉线上贴金、罩油。
如旧彩画地仗平整无损,只是年久退色晦暗不清,可在旧彩画上按原色重新刷色。
年代较早的古建筑,原有彩画已无存,原状无充分科学依据的,通常采用“断白作旧”的方法:一种是在新旧木构件上通刷土红油2~3道;一种是“多色断白”,自连檐以下直到柱子、门窗,为求近似原状,连檐、柱子、门窗可刷暗红土油,额枋、檩、椽、斗栱等可刷灰绿色或灰蓝色。
各种色油干后都用青粉擦拭退光。
重新绘制的彩画,应与古建筑的时代相协调,适当做旧。
简易的做法,可在调色时掺以适量的墨烟色。
精细的做法,可完全依照旧构件的陈旧面貌进行复制。
为防止彩画退色、变色,可采取表面封护,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胶矾水封护。
胶矾重量比为1∶2,胶与矾分别溶于水中后再混合,浓度为2~5%。
②桐油封护。
俗称罩油,在彩画上罩光油一遍。
此法虽使整个彩画变暗,略带光泽,但保持时间久。
20世纪50年代施工的北京护国寺金刚殿上的彩画,30多年后仍较完整就是其中的一例。
③高分子材料封护。
用2~5%聚乙烯醇水溶液进行封护,喷涂2~3遍,浓度由稀到浓,或用丙烯酸乳液加两倍清水喷涂2~3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