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明天启红夷铁铳 菊江历史网

明天启红夷铁铳 菊江历史网

明天启红夷铁铳简介

明天启红夷铁铳

明天启红夷铁铳(Dutch Iron Cannons of the Tianqi Reign,Ming Dynasty),中国明代天启二年(1622)购自中国澳门的西洋前装式大铁炮。

因炮铭“红夷铁铳”而得名,是中国最早引入的红夷炮。

共有2门,原放置在北京旧城垣上,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红夷”是明人对荷兰人的称呼,后将荷兰及其他西方国家的一种大型舰炮统称为“红夷炮”,或称“西洋炮”。

天启元年(1621),因明与后金的战争日见激烈,明廷派员到广东中国澳门求购西洋大炮。

天启二年,两广总督胡应台共购募22门红夷炮解京,此即其中之二。

炮为铁铸,口径12.5厘米,全长3米。

炮身前细后丰,管壁较厚,能承受较大膛压。

炮身带有准星、照门,中部有炮耳,可架设在炮车上调整射击角度和射击范围。

尾部收敛有球形突起。

炮身铸有盾形徽章和后加的刻款:“天启二年总督两广军门胡 题解红夷铁铳二十二门第六门”,“第十四门”。

徽章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炮徽,所以这批红夷炮应是英国铸造,年代在1600~1620年之间。

红夷炮身管长,口径大,能容纳较多的火药,因此装弹多,射程远。

装弹时先装填散弹,再在炮口堵一与口径吻合的圆形主弹,主弹对准主要目标,起攻坚作用,散弹则加强对周围目标的杀伤力,是当时威力最大的火炮。

所以红夷炮一传入中国,即受明廷重视,数年之内便仿制千余门,成为明清之际最主要的重型火器,广泛用于野战、攻守城战和海战。

在红夷炮输入中国的同时,西方传教士将先进的火炮制造理论也传入中国,使火炮制造有了较科学的理论依据。

[[Category:中文词典]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4219.html

马王堆汉墓帛书古地图 菊江历史网

明嘉靖辛丑佛朗机铜铳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