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泰山刻石 菊江历史网

泰山刻石 菊江历史网

泰山刻石简介

泰山刻石

泰山刻石(Inscribed Stones on Mount Tai),中国秦代碑碣。

亦称“封泰山碑”。

秦始皇二十八年 (公元前219),始皇东巡登泰山,丞相李斯等颂秦德而立于泰山之巅。

北宋刘跂《泰山秦篆谱》说:“其石埋植土中,高不过四、五尺,形制似方而圆,四面广狭不等,因其自然,不可磨砻。

”北宋董逌《广川书跋》卷四中说:“视其石高才八、九尺,方面二尺余,以乱石培其下。

”二者说法不一。

刻石四面有字,三面为始皇诏书,一面为秦二世元年 (公元前209)诏书与从臣姓名。

书体为典型的小篆,相传皆李斯手笔。

后刻石坠入榛荆草莽之中。

明嘉靖年间,北京人许庄发现后,移置碧霞元君祠,时仅残存篆书29字,余石不知去向。

清乾隆五年(1740),碧霞元君祠焚于火,该石复失。

至嘉庆二十年(1815)春,泰安县令蒋因培于玉女池访得,仅残石2块,篆刻10字,为“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俗称“十字石”,属秦二世诏文,即嵌此二石于东岳庙西壁。

道光十二年 (1832) 壁墙坍塌,邑人刘传业移置山下道院壁间。

宣统二年(1910)提学罗正均等复移置岱庙环咏亭前,凿石为室,围以铁楹保护。

现刻石存岱庙东御座院中,除“斯”、“昧死”3字各残存半外,余字尚完整。

刻石与道光十二年徐宗幹、宣统二年俞庆澜题记二石合并叠砌,筑亭保护。

刻石残高、宽均34厘米,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石刻之一,有北宋拓本165 字传世,《史记》则载有全文,对于研究中国碑刻源流和书法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4369.html

张迁碑 菊江历史网

监囿守丘刻石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