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元官印 菊江历史网

元官印 菊江历史网

元官印简介

元官印

元官印(Official Seals of the Yuan Dynasty),印式属隋唐阳文大印系统。

元朝官印有汉字印和八思巴字印两类。

汉字印主要行用于八思巴字颁行以前的元代早期,今见较早的是陕西出土的刻有中统年款的“京兆录事司印”及《隋唐以来官印集存》著录的“移相哥大王印”。

八思巴字颁行后,汉字官印渐少,但并未完全废止。

元朝使用的主要是元国书八思巴字官印。

八思巴字行用于至元六年(1269),同年即颁发八思巴字官印,今遗存有120多种。

皇帝用印有“皇帝之宝”,此印著录于《隋唐以来官印集存》,每边长12.5厘米,印面左边刻八思巴字“皇帝”,右边刻汉文“之宝”,中行是梵文。

明以前历朝宝玺印痕除汉“皇帝信玺”封泥外,可见者仅此元“皇帝之宝”印文。

其他八思巴字官印,有王公印、国师印、朝官及地方行政官印、军吏印、屯田工官及站赤官印几类。

所镌官名涉及面广,不少官名为其他朝代官印所无。

此外,尚有镌宣光、天元年号的几种罕见的北元官印。

元朝官印统一由中书礼部的铸印局铸造,质地,形态均有一定制度。

诸王印金质,正一品至正三品官印银质,从三品以下均铜质。

一、二品官印印背有台,三品以下无台。

印体大小与官品成正比,按《元典章》规定,正一品官印边长为元尺三寸,从一品为二寸八分,以下逐级递减一分、五厘不等。

诸王官印纽式有驼纽、兽纽、螭纽、龟纽数种。

一品官以下官印纽式均是扁长方的橛纽。

这种纽式与宋、金官印同,只是略高些。

官印背面均有刻款,八思巴字印的刻款形式,一般都是背右侧刻印文的对译汉字,左侧刻铸造时间和铸造机构。

汉字印刻款中有刻“猪儿年”等属相纪年者。

元末农民起义政权亦颁发官印,遗存的有刘福通、韩林儿的“宋”印,约15方,背款均刻有“龙凤”年号。

还有徐寿辉为首的南方红巾军“天完”政权官印,背款均刻有徐寿辉“治平”、“太平”年号。

刻陈友谅“汉”政权“大义”年款的官印也有少量传世。

韩林儿“宋”政权官印印侧多刻千字文编号款,并普遍在千字文后加编号数字,这一编号形式为明官印所沿用。

徐寿辉天完政权官印印体为圆形,圆面上刻一方框,印文刻在框内,框外与圆边之间刻对称的云纹,形式独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4461.html

方于鲁墨 菊江历史网

左家公山战国笔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