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符节 菊江历史网

符节 菊江历史网

符节简介

符节(汉语拼音:Fu jie),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

用金、铜、玉、角、竹、木、铅等不同原料制成。

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如兵符、虎符等。

先秦符节的种类甚多,形状各异,用途有别。

已知最早的符节是战国时期的,有的用以征免税收,如作竹节状的错金“鄂君启”铜节;有的用以发兵作战,如作虎状的“辟大夫”铜虎节等;有的用以驿传邮递,如作龙首状的“王命传”铜龙节。

此外还有作牛形、鸾形、燕形和凫形的。

现存战国时期的符节,除陕西长安出土的错金“杜”铜虎符称符外,其他大都称为节而不称符。

汉代亦用虎符,大体沿袭秦制。

秦虎符文字错金,汉虎符多错银。

西晋虎符通体有虎斑条纹,不能容字,故于背缝处凸起长条形窄台刻背文,肋间之字移于胸前或符阴。

西晋男符亦错银,唯太守符凿款,东晋以后则皆凿款。

唐代改用鱼符,为符制上的一大变化。

武周时一度用龟符。

鱼符和龟符皆可系佩,与后世的牌区别不大。

宋以后皆用牌。

历代符节种类繁多,其铭文反映当时的政治、军事制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4507.html

中国古衡器 菊江历史网

半两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