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秦汉陶器 菊江历史网

秦汉陶器 菊江历史网

秦汉陶器简介

秦汉陶器(Pottery of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以泥质灰陶为主,有的泥料很精细,有的则掺有细砂,由于陶土中氧化铁含量和烧成气氛的差异,颜色也就不同,除灰陶外,还有红陶和黑陶。

以质地来分有硬陶和软陶。

硬质陶为生活用具,软陶往往涂朱绘彩,装饰繁缛,为殉葬用的明器。

秦代陶器以关中秦故地的陶器为代表,典型器物有茧形壶、盆、鬲、釜、盂、豆、罐、瓮、仓等。

许多器皿有独自的特点,如茧形壶,又习称鸭蛋壶,腹部向两侧横延,酷似蚕茧,又似鸭蛋,因以得名;窖底盆,在秦都咸阳宫殿遗址中出土,口和底均似椭圆形,口缘外卷,腹部略向外突,厚实坚硬,出土时数节相套,口径1 米,高60厘米。

底径50厘米,可能为贮粮之用;陶仓,为明器,战国时秦墓中就有发现,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陶仓器身较矮,上有模拟平顶斜坡式的圆形屋顶,仓身正面中间开有一个扁方形门洞。

秦代陶器质地细腻,颜色多为浅灰色,原料经过良好加工。

一般用泥条盘筑法成型,也有的用陶轮成型,弦纹装饰在陶轮成型过程中作出。

汉代陶器的工艺水平很高,造型优美,质地精良。

品种、装饰则因地区不同而不同。

陕西关中地区常见的日用陶器有豆、盆、筒杯、勺、盘、缸、甑、釜、小壶、扁壶、茧形壶、钵、罐、钟、碗等。

明器包括礼器鼎和模型明器仓、陶囤以及各种动物形象。

纹饰多为变形回纹、三角纹和窝纹。

陕西潼关以东地区人们的日常用陶,以灰陶为主,有罐、壶、碗、勺、筒杯、瓮、盒、洗、甑、釜、杯、盘、尊等。

在汉代流行起来的生活用具模型,如仓、炉、灶、井等。

大都作为明器供随葬之用。

盒、盘、案、杯等,逐渐成组出现,为适应人们厚葬之需也成为祭器。

猪、羊、狗、鸡等家畜家禽及圈舍、住宅等明器模型也大量流行。

装饰则有弦纹、刻划的三角纹、连环纹、栉齿纹和动物纹,还有绳纹、拍印纹、模印、浮雕、涂色和彩绘等。

南方的长沙地区,制陶工艺自成体系,陶盒使用普遍,陶壶无盖,鼎的三足成矮胖的兽蹄形,其他实用器皿还有壶、罐、碗、钫、盉、盆、釜、甑、长方炉、博山炉等。

特点是坚硬厚重。

殉葬明器有灶、仓、井、屋、猪圈模型等。

广东地区秦汉时属南海郡,常用陶器有瓮、双耳罐、提筩、四联罐和五联罐、瓿、小瓿、壶、匏壶、温壶、钫、盒、敦、小盒、三足盒、三足罐、三足瓿、四联盒、碗、盆、甑、釜、鼎、豆、三足格盒等。

生活用具中灰白色的印纹硬陶占多数,有的还戳上印记,多为容器,炊器只有釜、鼎、甑3种。

造型特别的三足器、温壶、匏壶有着明显的地方特点。

印纹硬陶很讲究装饰,单是几何图案就达70多种,此外还有弦纹、陶纹、镂孔、篦纹及文字记号等。

明器上多施彩绘。

四川云南等也有自己的制陶业,不少作品和中原地区相似,如圆底釜、侈口束颈、鼓腹的壶等。

关中地区流行的茧形壶虽不生产,确有发现。

舞蹈俑、说书俑、抚琴俑、听琴俑、侍立俑和各类家禽形象,生动优美,自然写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4703.html

隋代青瓷 菊江历史网

南朝青瓷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