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菊江历史网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菊江历史网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简介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Plan of Preservation of Historic Cities),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从保护城市地区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其环境为重点的专项规划,是文物管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标志人类所处时代和所处地域的社会缩影,它反映了某个时代和地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最高成就,是一批长期积累起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为保护这些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世界上许多国家采取了保护政策,加强保护规划,并专门为之立法。

意大利的威尼斯基本保持了原来的风貌。

法国巴黎旧城区基本保存了原有的布局。

美国恢复和保护了威廉斯堡18世纪殖民地时期的古镇。

苏联在1949年公布了历史名城名单,把这些城市置于建筑纪念物管理总局的特殊监督之下。

日本于1971年发布了《关于古都历史风土保存的特别措施法》,对历史文化名城加强了保护。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或是近、现代革命运动和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地方。

保护这些历史文化名城,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82年2月公布了第一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它们是: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景德镇、曲阜、洛阳、开封、江陵、长沙、广州、桂林、成都、遵义、昆明、大理、拉萨、西安和延安。

1986年12月又公布了第二批38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们是:上海、天津、沈阳、武汉、南昌、重庆、保定、平遥、呼和浩特、镇江、常熟、徐州、淮安、宁波、歙县、寿县、亳州、福州、漳州、济南、安阳、南阳、商丘(县)、襄樊、潮州、阆中、宜宾、自贡、镇远、丽江、日喀则、韩城、榆林、武威、张掖、敦煌、银川和喀什。

两批共计62个。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特点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按照历史和自然文化特征,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可分为7类:①历史上以政治中心为主的都城、省城、州城或府城、县城;②风景如画、依托山水名胜和重点文物古迹为主的名城;③以传统手工业、商业特别著称的名城;④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特色突出的名城;⑤边境、口岸及长城沿线以军事防御为主的历史城镇;⑥以海外交通为主的港口名城;⑦重点革命纪念地名城。

其中有不少名城可以兼有几个特征。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分为2级: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由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建设部门报国务院核定公布;②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文化名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定公布。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等为法律依据,在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根据城市的历史价值、地理条件、民族特征、布局现状、建设需要和发展限度而作出的带有综合性的专题规划。

划分整个城市为不同的环境风貌分区并确定分区的基调,这是保护历史老区和建设新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对比统一、在规划上“分而治之”的首要准则和手法。

环境风貌和基调是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

历史文化名城的这种反映,主要包括在两类风貌分区和相应的两大基调之中。

一是来自城市历史舞台的遗存和记忆,即反映历史文化基调的历史保护区,如历史分区或历史风貌分区;二是来自城市现代生活,以反映当代建设和发展为基调的新建区,或新建分区。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韩城、平遥、潮州是体现风貌分区规划,“分而治之”经验突出的佳例。

其中,历史分区的历史文化传统特色浓厚,个性突出,在老城保护与建设中,失控甚少。

同时,新建分区则表现为一片新的环境风貌。

二者有明确的风貌分区界限,有完全不同的风貌基调。

但是在城市整体生活方面,在市政建设的道路交通、水、电设施等方面,二者却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历史分区拥有较多有价值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

这类风貌分区应当最富有历史文化特色,最能显示有保护价值的老城传统格局、建筑、街衢、群体环境、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

另外,这类分区有的仅仅是一片地下埋藏的古城或宫殿建筑、墓葬等的重要遗址,如河南省安阳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就是因为它有举世著名的3000多年前的殷墟文化遗址。

新建分区泛指老城、老镇等历史分区以外,新建、扩建、改建地区和卫星城镇的一种风貌区。

这类风貌分区,有的等于白纸画画、平地起家;有的属于老区扩建或改建,但是这些老区基本上不存在什么必须保留的历史价值,同时也不须承受历史风貌分区基调的遥控。

但其间如分布有文物保护单位,就要依法把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保护范围纳入规划,予以个别保护。

对于极少数有特殊“窗口”性质的小环境,比如城市的主要出入口大门──国际机场、铁路客站、公路客站、港口码头客站的小环境风貌,不论它们位于新建分区和历史分区,都应强调突出中国特色,体现时代感和民族风格与地方个性的有机融合,给人以到了中国某地某历史文化名城的大门,而不是别处。

有的历史文化名城,可以在历史分区与新建分区之间留有风貌分隔空地或绿地。

这种属于分隔、过渡性质的空间,最宜结合利用自然地形。

如韩城的新建分区,就位于老城历史分区之北的60米高的台地上;美国威廉斯堡,在历史分区与新建分区之间留有1.6公里宽的平面分隔空地、绿地。

历史保护区的不同保护层次

历史保护区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环境,由于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变迁以及城市建设的发展,不可能绝对保持原有的地方历史风貌。

保护规划在总体上要达到完美,只能是相对的,即通过基调的主导作用去体现风貌的相对和谐性或倾向性。

这种体现主要反映在历史风貌保护的不同层次上。

重点保护层次

指那些最能显示历史文化环境个性特征的历史街衢、地段或风貌小分区,如:①北京天安门广场、景山前街、屯溪老街、上海外滩和南京东路;②北京以故宫为核心的皇城区、什刹海历史文化风景区、东交民巷使馆历史区、南京夫子庙秦淮河区;③苏州郊区的同里、周庄江南水乡古镇;④潮州、韩城、平遥的老城区;⑤安阳殷墟遗址,等等。

一般保护层次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凡是老城的历史分区,往往同时存在历史环境保护、旧城改建、新建筑建设的矛盾与统一问题。

因此,保护规划、强调基调的作用至为关键。

一般保护层次又可以包括两种情况:①老城区基本保存了平面的历史格局,重点突出了重要文物风景的风貌,成片成街保留了一些传统民居、传统名街和老字号等。

同时从老城迁出了工厂、仓库、铁路、公路,控制了新建筑选址、建筑高度、艺术风格的协调秩序,并取缔了违章乱建。

北京皇城外的老城区,苏州、扬州、济南、保定的老城区,上海、天津、武汉包括旧租界的部分老城区等均属这类一般保护层次。

②老城区的平面历史格局尚存,但许多重要文物古迹遭到“文化大革命”的破坏,甚至拆光。

在老城改建中没有注意保留有历史价值的城墙、城楼和成片的传统民居、街市、老字号等。

历史分区的借景层次

这是保护规划应当特别重视的边缘景观和外延景观如何烘托呼应、协调一气的一个重要层次。

例如保护好北京故宫的文物环境,使之尽善尽美,就不能仅仅满足于独善其身,而要同时“巧于因借”四周的边缘外景,连成一气,统一规划。

北京什刹海历史文化风景区的完美,同样离不开它的东西南北外围的借景。

景宜借,而不宜夺。

“巧于因借”带来的溢于境外和来自境外的协调美、呼应美,可以产生良性循环的效果。

相反夺景造成的格格不入,必是一种恶性的后果。

至于外延景观,主要指的是某些扼有重要部位的远处借景,比如自城市中心向外引伸的城市中轴线、次轴线、中心主干道,或城市滨江大道、林荫大道、绿带等由建筑形成的夹景、对景或远景,这是保护规划中关于“视线通廊”景观风貌、协调呼应、分清主从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历史保护区的环境保护

主要内容有建筑高度控制的分布、整顿历史保护区的环境和防止“破坏性建设”。

风貌分区规划的建筑高度分布,是“分而治之”的一项特别重要规定。

高层建筑宜建在新区,不宜建在历史分区。

这是因为历史分区的基本历史格局,都是以水平方向为基础而发展成熟的。

保护这种水平格局的历史文化价值,禁止在历史名城老城新建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很多国家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共同经验。

北京、苏州等老城历史保护区,已开始控制新建筑高度并已作出城市建筑高度的分布规划。

另外的例子是,高层新建筑林立在杭州湖滨,散立在桂林景区,孤立在沈阳老城区,风貌氛围极不协调。

历史保护区多属老城区,布局存在不同程度的杂乱。

保护规划必须把这个问题纳入,以便着手短期或长期的整顿改造。

这项整顿改造既是为了加强历史风貌的保护,又是改善老城区建设文明城市所必需。

主要包括:①整顿混杂在老城区或直接在历史保护区的工厂、仓库、铁路、公路、码头,或高压电线、水塔、高烟囱,或污染环境的其他建筑、设施以及臭沟、臭河等造成的布局混乱现状。

整治包括分批、分期对它们迁出、改造、拆除或根治。

②有些机关、学校、研究院所或工厂、商店、仓库等占用重要文物建筑或历史遗址,甚至有的在其内乱拆、乱改、乱建,有的在文物建筑内进行生产或存放易燃物品,潜伏着火灾危险。

对此也必须根据国家文物法规和保护规则进行整顿,还其本来面貌。

“破坏性建设”是指规划失控,乱选址、乱建设,造成文物、风景或历史保护地段的布局失去秩序,破坏协调。

它是城市环境风貌的一大公害,对于历史保护区尤其严重。

即使在新建风貌分区,“破坏性建设”也足以使新环境丑化。

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规,按批准的城市规划,有计划地进行建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4791.html

二里头文化青铜器 菊江历史网

馆藏文物管理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