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萨波特克文化 菊江历史网

萨波特克文化 菊江历史网

萨波特克文化简介

萨波特克文化(Monte Albán Site),公元500~1000年间,在墨西哥瓦哈卡高原峡谷地区的阿尔班山上,萨波特克人建立了他们的宗教中心和朝圣地。

这片朝圣地宽约1千米,长约1.5千米,是一个由建筑物环绕的广场和一些中心建筑物组成的建筑群。

在残留的废墟中还可以看见大小神庙的梯形台基和宽阔的石阶,最大的石阶达40多米宽,可能是古代美洲最宽的石阶。

在神庙前面有广场,用来举行仪式,还有祭司居住的宫殿、仪式性的球场。

建筑用厚重的砖石建造,显得严谨而精致,其中有的建筑可能是作为天文观象台建的,建成箭头形状。

这些神庙与建筑当年都曾敷上一层灰浆,再涂上颜色,显得非常明亮,在周围山峰的黛色衬托下显得温暖而缥缈。

阿尔班山又是萨波特克人的墓葬地。

这里排列着密密的墓穴,在墓室内画满了壁画,其风格接近墨西哥谷地的特奥蒂瓦坎壁画,但形式上更简练、更富有生气。

在壁画旁边还装饰着各种至今未读懂的文字符号,可能记载着年代和历史事件。

在这些墓葬中还出土了近200个用陶土制成的骨灰瓮,是萨波特克美术中最杰出的成就。

这些瓮最初是做成头形的,如雨神的头。

雨神的面孔兼有人、美洲虎和蛇的特征,并有狐狸的舌头。

这种瓮表现比较简单:垂直的形、浅刻的线装饰。

后期的骨灰瓮,人物形象占了主要的地位,几乎使容器变成独立的雕塑,表现了看来是贵族或祭司的人物:站着或坐着的人物或拟人化的动物。

人物往往戴着动物头形的头饰,有着大大的眼睛、半张开的嘴,双手做着祈祷的动作。

还有谷物之神的形象。

后期还出现了大型骨灰瓮,形式上更类似玛雅人的风格。

表现了盘腿而坐的人物,两手放在膝上,头上戴着庞大的、复杂的头饰,头饰上有程式化的神的面具和动物图腾像,并饰有大耳圈、手镯、项链、领圈和直垂到肩的斗篷。

整个雕塑中,头饰的长度占了一半。

在阿尔班山的7号墓中还发掘出了大量萨波特克人的作品:金银首饰、翡翠、玛瑙、绿松石制品、水晶石做的弓,以及雪花石制品,还有雕刻精美的骨制美洲虎。

10世纪以后,由于受到米斯特克人的威胁,萨波特克人离开阿尔班山向东迁至米特拉,在此留下了杰出的建筑。

这些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内外墙上都用一块块砖石砌成菱形或Z字形图案,尺寸是经过严格计算的。

这些图案随着阳光不同的照射方向,产生变化的效果。

这些建筑中最大的门楣重达23吨,这也反映出萨波特克人在建筑上的杰出才能。

米特拉城是墨西哥保存最完好的历史遗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4927.html

科奇斯文化 菊江历史网

密西西比文化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