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纹陶文化简介
线纹陶文化(Linear Pottery Culture),欧洲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主要分布于中欧和东南欧北部。
年代约在公元前第5千年中叶至前第4千年前半叶。
因陶器饰有回旋纹、曲折纹、平行纹等线形刻文而得名。
也有人因其大体分布于多瑙河一带而称之为多瑙河文化,主要遗址有捷克斯洛伐克的比拉尼、荷兰的埃尔斯洛、波兰的桑博热茨等。
该文化陶器为手制,典型器物有半球形的圜底钵和葫芦形的长颈瓶。
此外,磨光锛形石斧也是富有特征的器物。
这种石斧的广泛使用,说明当时伐木生产相当重要。
线纹陶文化以种植小麦为主,牲畜则以牛为最重要,但牛只供肉食。
当时已有较大村落,比拉尼遗址占地达22公顷,在同一时期至少有7~10间长屋。
这种长屋是线纹陶文化的特征性居址,一般长约20~30米、宽约5~6米,可能为一个大家族所居住。
线纹陶文化的墓葬过去所知甚少,近年始有一些发现。
墓地一般离住地100米以上,有少量贝壳和石器作随葬品,说明当时人们过着平等的氏族社会生活。
目前一般认为,线纹陶文化可能源自巴尔干地区,经多瑙河至莱茵河,并向东北传至波兰和苏联西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