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克里米亚新石器时代文化 菊江历史网

克里米亚新石器时代文化 菊江历史网

克里米亚新石器时代文化简介

克里米亚新石器时代文化(Neolithic Cultures in Crimea),克里米亚半岛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年代属公元前第5千年至前第3千年中,介于本地中石器时代文化与竖穴墓文化之间。

1927~1928年苏联考古学家Б.С.茹科夫在圣彼得里高原进行了最早的发掘。

迄今作过发掘的遗址都在山区,草原地区只作过一些调查。

遗址有露天和洞穴两类。

文化层往往受到破坏,居住遗迹仅见有石灶址。

陶器系手制,一般为灰陶,胎中掺草、石灰石细粒、石英砂或贝末,基本器形为大口圆腹的尖底器或圜底器。

有的饰以划纹和戳刺纹。

石器基本为燧石制的细石器。

曲型器物有扁体石核、梯形器、半月形器、叶形或菱形箭镞。

梯形器和半月形器是复合工具的嵌刃。

有的石器如一面加工的石核、刀形石片、短刮器等仍保留中石器时代的特点。

出土的赤鹿、狍等兽骨及上述工具组合表明经济以狩猎为基础;猪、牛等家畜的遗骸,说明当时已有原始家畜饲养业。

根据畜群成份及某些器物形制的比较,推测这里的养畜业可能是由西方的布格河-德涅斯特河文化传来的。

但从石器和陶器看来,克里米亚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联系主要是两个方向:一是乌克兰第聂伯河左岸及其东面的伏尔加河下游、伏尔加-乌拉尔河间地;一是高加索和中亚(见克尔捷米纳尔文化、安诺文化)。

第聂伯河左岸、克里米亚和高加索早在中石器时代即属同一文化区,以几何形细石器为特征,进入新石器时代后,彼此仍保持文化联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5015.html

斯通亨奇环状列石 菊江历史网

欧洲巨石建筑遗迹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