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州龙兴寺窖藏造像简介
龙兴寺窖藏造像,北魏晚期至北宋的佛教造像窖藏。
在山东省青州市唐代龙兴寺遗址内。
1996年发现。
龙兴寺在北齐称南阳寺,明初废毁。
造像铭纪年中,最早的为北魏永安二年(529),最迟为北宋天圣四年(1026)。
出土造像现藏青州市博物馆。
窖藏位于遗址北部殿址后部。
窖坑平面长方形,东西长8.7米、南北宽6.8米。
内藏造像大致按上、中、下三层平躺叠压摆放。
共出土造像400余件,以北朝晚期的贴金绘彩石造像为主,隋唐至北宋时期的造像较少。
佛像中青石灰石造像占绝大多数,有少量铁、陶和泥像。
北魏和东魏的石造像多为背屏式三尊立像,面相丰腴得体,弯眉细目,嘴含笑意,具有时代特征。
北齐石造像多单体立佛,薄衣贴体,衣纹疏简,甚至不刻衣纹,呈出水式,已具新的时代风尚。
石像表面贴金彩绘多保存完好,色泽鲜艳,有的佛衣通体绘出各种佛教人物的法界人中像,对研究中国佛教美术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