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明十三陵 菊江历史网

明十三陵 菊江历史网

明十三陵简介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英语:Ming Tombs),明朝定都北京期间共13个皇帝的陵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下(明太祖洪武帝在位时定都南京,其孝陵位于江苏南京紫金山南麓,景泰帝的景泰陵位于北京玉泉山北麓金山口)。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区周围40千米,四周依山设围墙。

各陵以长陵为中心,向左右排列。

陵门大红门前有石牌坊和下马碑,门内有神路通往各陵。

神路以“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亭为起点,后有整块白石雕成的石兽24个,石人12个和棂星门。

各陵皆背山而建,方向不同,但建筑布局一致。

陵门前有无字碑,碑前建石桥与神路相接。

陵前部为宫院,有祾恩门、祾恩殿、牌楼门、石几筵等。

后有圆形宝城,宝城上建明楼,城内圆形封土下是埋葬帝、后的地宫。

所有建筑均在一条轴线上,自前向后地势逐渐增高。

明十三陵的方城圜丘制度与明孝陵一脉相承。

其中明定陵于1956年至1958年发掘,地宫已建成明定陵博物馆,对外开放。

明十三陵自永乐七年五月(1409年)起用,直到安葬崇祯帝后结束,历时230多年,共葬有13位明朝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余名妃嫔、1位太监,是当今世界上保存较完整的陵墓建筑和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依陵寝营建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长陵(成祖永乐帝陵)、献陵(仁宗洪熙帝陵)、景陵(宣宗宣德帝陵)、裕陵(英宗陵)、茂陵(宪宗成化帝陵)、泰陵(孝宗弘治帝陵)、康陵(武宗正德帝陵)、永陵(世宗嘉靖帝陵)、昭陵(穆宗隆庆帝陵)、定陵(神宗万历帝陵)、庆陵(光宗泰昌帝陵)、德陵(熹宗天启帝陵)、思陵(崇祯帝陵)。

陵区内除葬有13位皇帝外,还葬有23位皇后、1位皇贵妃以及数十名殉葬的宫人。

此外,陵区内还建有7座妃坟园寝(东井、西井、万贵妃坟、悼陵、四妃二太子坟、贤妃坟、郑贵妃坟及二李、刘、周四妃坟)和1座太监陪葬墓(王承恩墓),以及为帝后谒陵服务的行宫、苑囿等各式建筑。

在陵域周围的10个天然山口(东山口、中山口、榨子口、西山口、德胜口、雁子口、锥石口、贤庄口、灰岭口、老君堂口)处修筑了城垣、拦马墙等防御设施,以保陵区安全。

明代皇陵的营建分为卜选陵址、拟定规制、备料施工等几个步骤。

卜选陵址是陵寝营建的首要环节。

一般先由卜选官员即朝中一、二品官员率风水堪舆人员依据风水理论,“外观山形,内察地脉”,经实地勘察后,选出一处或数处“风水吉壤”,上奏皇帝,必要时还要画出图样,贴上说明,最后由皇帝裁定。

成祖朱棣称帝后即有从南京迁都北京的打算。

明永乐六年(1408年),朱棣命令礼部尚书赵羾带领江西术士廖均卿等人来到北京附近踏勘陵地。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在昌平境内的黄土山找到了万年吉壤。

朱棣遂封黄土山为天寿山,降旨圈地方圆80里作为陵区禁地。

明十三陵陵寝布局不是按照《周礼》左昭右穆的方式,而是以尊者居于主脉,卑者居于从脉(余脉)的布局排列的。

长陵是十三陵的首陵,位于天寿山主峰中部,其他各陵分列其左右。

十三陵中长陵最大,永陵、定陵次之,思陵最小。

陵寝建造方式可分为三种:一是皇帝生前所建陵,规模大且装饰华丽(如长陵、永陵、定陵);二是由嗣帝所建陵,因有先皇“从俭建陵”的遗诏或受葬期、国力的影响,规模小且比较简朴(如献陵、景陵);三是皇帝生前未来得及建陵,改朝换代后由下一朝代营建(如思陵)。

明十三陵以规模宏伟壮观、陵园体系完整、布局庄严和谐、景色优美静谧、风格典雅古朴著称于世。

1957年被列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十三陵和八达岭作为一个完整的风景名胜区又被列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

2003年7月3日,明十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经联合国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5635.html

曲远河口遗址 菊江历史网

鸡公山遗址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