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唐昭陵 菊江历史网

唐昭陵 菊江历史网

唐昭陵简介

唐昭陵

唐昭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

位于中国陕西省礼泉县东北的九嵕山主峰上。

贞观十年(636)埋葬长孙皇后时开始营建,贞观二十三年(649)李世民入葬时建成。

此陵在五代时已被盗掘。

从1962年起,文物考古部门对部分陪葬墓进行调查和发掘。

此陵陵园之大,陪葬墓之多,居历代帝王陵墓之首。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陵“因山为陵”,陵寝位于九嵕山南面山腰,居于陵园北部的最高处。

据文献记载,昭陵玄宫规模宏大,从墓道至墓室深75丈(250米),前后置5道石门。

昭陵陵园周长60千米,占地面积约200平方千米。

陵寝四周环绕城垣,地面建筑分布在陵山周围。

北面有祭坛和玄武门,正南有献殿和朱雀门,西南面有陵下宫。

祭坛南高北低,由五层阶地组成,平面略呈梯形。

在南边的3层阶地上,有寝殿、阁楼、东西庑和大门,中间有司马道直通寝殿。

献殿殿址曾出土1件巨大的鸱吻,复原高1.5米,底长1米,重约150千克,由此可知原建筑之宏伟。

玄武门内原来列放高宗永徽年间(650~655)雕刻的14蕃酋石像,因大部早年被毁,仅存像座7个,题名如“突厥答布可汗阿史那社尔”、“高昌王左武卫将军智勇”、“焉耆王龙突骑支”等。

驰名中外的昭陵六骏石刻原置玄武门内东西两庑内,现2件在美国,4件保存在陕西历史博物馆。

昭陵有陪葬墓167座,在唐陵中是最多的。

它们以陵寝为中心,向南辐射成扇面形,列侍两侧。

陪葬者有皇子、公主、名臣、名将、文人学士和少数民族将领。

已发掘10多座,重要的有郑仁泰墓、尉迟敬德墓、李勣墓、阿史那忠墓、临川公主墓、张士贵墓、李承乾墓等。

张士贵等人之墓出土的彩绘陶俑群色彩鲜艳,姿态各异。

郑仁泰等人之墓出土的载运丝绸的骆驼俑栩栩如生。

陪葬墓中的壁画布局谨严,色彩绚丽,线条与着色并重,以表现贵族生活的人物画为主,在中国绘画史上有重要地位。

1978年,昭陵博物馆正式开放。

此馆建于李墓前,前身是昭陵文物保管所。

馆内设出土文物陈列室、壁画陈列室和两个碑石陈列室。

馆藏文物4 500多件,包括陪葬墓前的40多通墓碑,墓中出土的墓志、彩绘釉陶器和壁画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5721.html

北庭都护府城址 菊江历史网

南诏太和城遗址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