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老子甲乙本及佚书八篇 菊江历史网

老子甲乙本及佚书八篇 菊江历史网

老子甲乙本及佚书八篇简介

老子甲乙本及佚书八篇,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

《老子》甲本与其后的四篇佚书合抄成一长卷,卷在一长条形的木片上。

帛书高约24厘米,朱丝栏墨书,字体在篆隶间,共四百六十四行。

此卷帛书不避汉高帝刘邦、高后吕雉讳,字体接近秦篆,抄写年代可能在高帝时期,即公元前206至195年间,是一个最为古老的全本《老子》抄本。

不过,甲本抄手比较马虎,文字写错、写脱的地方不少,而且残破比较严重,整理时只能根据他本补出缺文。

主要是根据乙本补出,乙本同样残缺的则参考传本补出。

甲、乙两本《老子》,都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次序与通行本相反,是目前所见《老子》的最古本子。

乙本不分章。

甲本的某些段落有圆点标志,段落分合与今本有一定的差异。

两本的章次完全一致,但也和今本有几处不同,寻绎文义,以帛书本较为合理。

《老子》甲本卷后的佚书,按其内容可分为4篇:第1篇是思孟学派“的五行”说,181行,5400余字;第2篇是伊尹论九主,52行,约1500~1600字;第3篇着重论述攻战守御,48行,约1500字;第4篇论“五行”和德、圣、智的关系,13行,约400字。

整理时,将这4篇佚书分别定名为《五行》、《九主》、《明君》和《德圣》。

《老子》乙本卷前的佚书4篇,共174行,11000余字。

原有篇题。

前两篇又各分若干小篇。

第1篇《经法》,主要讲“刑名”之说,有的小篇论述了道和法的关系。

第2篇《十六经》,许多小篇采取黄帝君臣问答形式,讲的是“刑名”和“阴阳刑德”之说。

第 3篇《称》,汇集很多类似格言的话,与前两篇大体属同一思想体系。

第4篇《道原》,论述道的性质,推究道的本源,与“刑中”之说也有一定关系。

根据这 4篇的内容,结合抄写时代的历史背景,推定其为《黄帝四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5825.html

琅琊刻石 菊江历史网

正始石经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