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凤翔秦墓 菊江历史网

凤翔秦墓 菊江历史网

凤翔秦墓简介

凤翔秦墓,东周时期秦国墓葬。

主要分布于陕西省凤翔县城西南秦都雍城遗址的南面。

年代为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晚期。

1976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进行发掘。

经勘查和发掘的有三畤原上的秦公陵园和三畤原北的八旗屯、高庄等地的中小型秦墓。

三畤原秦公陵园,经钻探已发现14座双墓道的中字形大墓,2座单墓道的甲字形大墓,另有15座长方形坑、一座圆形坑。

陵区中部偏北的一组陵园规模最大,从南向北错列两座中字形墓和一座甲字形大墓,每个大墓的东南侧都有一座长方形坑(可能是车马坑)。

最南面的1号墓,墓室部分长59.4米、宽38.45米、深24米,连同两端的墓道通长300米,是目前所知最大的东周墓葬,年代属春秋中晚期。

其他12座中字形大墓,通长都在100多米以至200米以上,都在东南侧有一长方形坑。

陵区的西部边缘及其南、北两侧,已发现总长7000多米的防御性壕沟。

陵区之内,另有两组大墓周围发现围成长方形的双重壕沟。

这些情况表明,当时的陵区布局,是以中字形大墓为中心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陵园。

中小型秦墓先后发掘近百座。

八旗屯秦墓多属春秋时期,少数晚至战国。

一般墓坑长4米以上,葬具均有棺椁,甚至用两套棺。

葬式为仰身直肢,随葬品有鼎、皡、盘、匜等青铜礼器和石质的圭、璋之属,约半数的墓用人殉葬,殉人屈肢,置于壁龛之中,最多5人,另外还有附葬的车马坑。

高庄秦墓以战国早中期为主,个别属春秋晚期和秦统一前后。

墓坑一般长3米左右,早期的长宽呈2与1之比,中晚期则近正方形,并出现洞室墓。

洞室墓葬式多为直肢,竖穴墓均属屈肢。

战国早中期,随葬品主要是鼎、皡、壶、盘、匜等仿铜陶礼器,有些墓出有制作不精、体积甚小的铜礼器模型及陶制的仓囷和牛车等。

战国晚期随葬陶器以鼎、豆、壶或鼎、盒、壶(钫)为主,有的出鬲、釜、大口罐和盆等。

这些发现对于秦墓的分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6143.html

商代甲骨 菊江历史网

安阳苗圃铸铜遗址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