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盘龙城遗址 菊江历史网

盘龙城遗址 菊江历史网

盘龙城遗址简介

盘龙城遗址

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滠口街道办事处叶店村盘龙湖南,是商代在南方建立的重要方国遗址。

盘龙城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290米,东西宽约260米,占地面积约110万平方米,主要由盘龙城城址、李家嘴遗址、杨家湾遗址、楼子湾遗址、王家湾遗址、杨家嘴遗址组成。

盘龙城遗址首次发现于1954年,1963年试发掘,1974年、1976年正式发掘,现已探明城垣(城墙)夯筑,宽约21至22米,四面城垣中部各设有一门。

此外,还探明城垣外还有宽约14米,深约4米的护城河。

1988年,盘龙城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内的东北部发现有三座前后并列,坐北朝南的大型宫殿基址。

目前已经发掘了两座,在同一中轴线上,保存有较完整的墙基、柱础、柱子洞和阶前的散水,前面的一座宫殿是不分室的通体大厅堂;后面一座是四周有回廊、中间分为四室的寝殿。

这两座宫殿的布局与文献记载的“前朝后寝”制度相符。

此外,城外还发现有约100万平方米的商代遗址,遗址的南面是居民点和手工业作坊,东西北三面均有商代中期的墓穴,发现有奴隶殉葬墓和大批精美的青铜器。

盘龙城遗址出土了数百件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和骨器等遗物,制作精美,花纹别致,特别是出土的大圆铜鼎、夔龙纹铜钺和长94厘米长的玉戈等,都是中国文物中罕见的珍品。

遗址内容

中国商代中期的城市遗址。

位于湖北黄陂叶店。

年代约当公元前15世纪前后。

1974年开始发掘。

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对了解商文化的分布及城市性质、宫殿建筑等有重要价值。

古城筑于府河北岸的高地上,平面略呈方形,南北长约290米,东西宽约260米。

城墙是夯筑的,四面各有一个缺口,可能是城门。

城外有壕沟。

城内东北部高地上有宫殿建筑,在东西60米、南北100米的夯土台基上,依南北中轴线筑起3座坐北朝南、前后并列的大型建筑。

经发掘的1号建筑基址面积490平方米,高20厘米,上面建有四间横列的居室,各有一门朝南,四室与檐柱之间有一周外廊。

城外有居民聚落和手工作坊址。

城西、城北、城东发现有墓葬。

其中城东李家嘴的2号墓使用雕花木椁,有多人殉葬,随葬青铜礼器25件,还有铜钺等兵器及玉器,墓主生前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有人认为盘龙城遗址在当时是商朝在南土的一个方国。

盘龙古邑铸辉煌,文化名城谱新篇。

三千多年前的盘龙城是我们今天认识和了解古老历史的一个窗口。

公元前16世纪,商汤讨灭夏桀,建立了以河南为中心的商王朝。

随后,又对四方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扩张,势力延伸到长江以南。

3500多年前的盘龙城(在今武汉市黄陂区),就是商人为了巩固在南方的统治而建立的一个重要方国都邑和军事城堡。

公元9世纪,原在鄂西北的楚国向东扩张,开拓江汉大地,今天的武汉地区被纳入楚域,成为楚国重要的军事和经济区。

盘龙城遗址位于武汉市市区以北约5千米的黄陂区滠口镇境内,因被盘龙湖环抱而得名。

古城遗址坐落在一座小山丘上,三面环水,东西宽260米,南北长290米,城址为长方形,总面积为75400平方米。

城垣为分层夯土筑成,每层厚度为8- 10厘米,内坡缓斜,外坡陡峭。

城墙厚度为7-8米,四周有城门,城墙外有宽约14米,深约4米的壕沟,上面架桥以供通行。

城内东北部发现有分布密集的宫殿建筑遗迹,其中一号宫殿基址四周有回廊,中间有四室,似为奴隶主的寝殿。

二号宫殿基址建筑技法大致相同,是不分室的通体大厅堂,似为奴隶主开会议事的朝堂。

城外四周分布着民居、手工作坊遗址和小型墓葬。

民居为单体地面建筑和半地穴式简易窝棚,手工作坊一般为酿酒、制陶和冶炼遗址,出土有手工工具、陶器、炉渣等。

城外李家嘴一带分布有大型墓葬,一座贵族墓中使用了雕花木椁,随葬品有青铜器、玉器、漆器、陶器等,还有3名随葬的奴隶。

墓中青铜器共63件,分为礼器、兵器和生产工具三大类。

其中一件青铜鼎,高达55厘米,仅次于郑州出土的王室大方鼎。

兵器有戈、矛、钺、斧、镞等,其中一件青铜大钺长41厘米,刃宽26厘米,其上雕饰龙纹,为军事统帅所有。

玉器中有一件长达94厘米的玉戈,是迄今全国出土文物中最大的一件商代玉戈。

盘龙城遗址是武汉地区生产力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的见证,城内外的遗迹遗物,明显反映了奴隶社会的阶级分野。

这处文化遗存也吸引大量游客考察武汉地区进入中原地区主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圈后的发展状貌和文明水准,它对于推动整个华中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促进中原与南方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与融合,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是后来武汉城市文明的源头。

考古发掘情况

遗址于1954年发现,1974年和1976年,湖北省博物馆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合作,进行过两次较大规模的发掘,1979年以来,湖北省博物馆又进行多次发掘。

经过多年的工作,基本上搞清遗址的分布情况。

城内仅有宫殿、居民区,手工业区和墓葬则分布在城外。

城址

坐落在遗址的东南部,平面近方形,南北长约290米,东西宽约260米。

城墙基宽21米,西垣和南垣残高1~3米。

每面中间各有一缺口,应为城门。

城垣分段版筑,分主城垣和护城坡,夯层厚约 8~10厘米。

城垣南部和北部发现有濠沟遗迹。

城内东北部发现大型宫殿建筑夯土台基,西南部为一片洼地,未见遗迹。

夯土台基南北长100米,宽60米,厚约1米。

建筑基址分上下两层,已发现 3座,平行排列在南北轴线上,方向同城垣一致。

一号、二号基址已发掘。

一号基址平面呈长方形,宽39.8米,进深12.3米,分为 4室。

通面宽33.9米,进深6~6.4米,中间二室较大,面宽各为 9.4米。

夯土墙基厚约70~80厘米。

墙内残存圆木柱穴,直径约20厘米,间距约58~95厘米。

各室都在南壁中间开1门,中间2室又在北壁偏东处开一后门。

室外沿排列43个大檐柱穴,每个柱穴底置有巨形石础,埋深约 0.8米,穴外两侧有 2个小柱洞。

台基四周略倾斜,上铺碎陶片,作为散水。

整个基址可复原为一座周围有回廊,中央为四室的高台寝殿建筑。

二号基址位于一号基址之南约13米,平面长方形,东西长27.5米,南北宽约10.5米,基址四边有前后左右对称的大檐柱穴27个。

西侧台基下有一排陶质水管道。

二号基址中间未见隔墙,可复原为一座大空间的厅堂,与一号宫殿基址形成前朝后寝的格局。

墓地

分布在古城四周的李家咀、楼子湾、杨家湾、杨家咀、南城外、铜家咀等地。

共发掘30多座,大致可分3类。

甲种墓,已发掘4座,墓室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上,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有棺、椁。

椁板外壁雕刻精细的饕餮花纹,内侧涂朱漆。

椁外有殉人。

墓底设“腰坑”,随葬有成套的青铜礼器、玉器和陶器。

这类墓主的身份应为显贵阶层。

乙种墓,已发掘 8座,为长方形土坑竖穴,长2.1米,宽1.2米左右,有棺、椁和腰坑。

葬式多仰身直肢。

随葬品有青铜礼器和武器、工具、印纹硬陶器、原始瓷器,未见殉人。

这类墓葬应属下层贵族。

丙种墓,为平民墓,形制与乙种墓近似,墓室窄小,面积在 1平方米左右。

仅有单薄木棺,无腰坑,随葬品以陶器为主。

遗物

有青铜器、陶器、玉器和石器。

青铜器大部出自墓葬,工具和武器有臿、斨、斧、锛、凿、锯、钺、戈、矛、刀、镞;礼器有鼎、鬲、簋、斝、爵、觚、盉、罍、卣、盘等。

形制、纹饰与中原青铜器相同。

纹饰以饕餮纹为主,次为夔纹、云纹、弦纹、三角纹、圆圈纹、涡纹、雷纹等。

陶器出土数量最多。

早期陶器:陶质以夹砂和泥质灰褐陶为主,黑陶和红陶次之,还有少数硬陶。

纹饰有条纹、方格纹、细线纹、细绳纹、堆纹、弦纹、划纹、兰纹、指甲纹、旋涡纹、圆点纹、刻划人字纹等。

主要器类有鬲、鼎、罐、盆、豆、盉、瓮、尊、缸等。

②晚期陶器:陶质以夹砂和泥质灰陶为主,其次为棕褐陶、砖红陶。

纹饰有绳纹、细方格纹、堆纹、弦纹、饕餮纹、夔纹、雷纹、圆圈纹。

个别陶器上有刻划符号。

主要器类有鬲、簋、豆、盆、刻槽盆、罐、钵、勺、器盖、大口尊、大口缸、瓮、器座、壶、罍、杯、斝、爵以及坩埚、鱼、鸟等陶塑制品。

此外还有印纹硬陶及原始瓷等。

早期的器类及形制与二里头晚期相当,晚期则与郑州二里岗期共性较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6259.html

大辛庄遗址 菊江历史网

小屯宫殿遗址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