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德化窑址 菊江历史网

德化窑址 菊江历史网

德化窑址简介

德化窑址,宋至明代民间瓷窑址。

在福建德化县。

始烧于宋,明代为极盛时期。

以低铝高硅的“象牙白”为其代表作品而闻名于世。

1954年起,经调查和发掘的窑址有碗坪伔、屈斗宫、祖龙宫、后窑、十排岭等30余处。

其中,清理后的屈斗宫窑址已复原保存。

碗坪伔窑址在德化城西 6公里的公路北侧。

1976年做过试掘,发现残窑基两座。

其长、宽度已无法探知,窑的坡度约为10°左右。

堆积厚达4.7米,分上下两层。

下层以白釉瓷为主,有碗、盘、碟、洗、钵、壶、瓶、盅、调色盒、粉盒、果盒等生活用具。

装饰花纹是用竹篾画出。

线条流畅。

题材虽以莲花为最常见,多数是依器物大小与造型不同而有变化。

同时出土的还有北宋时期建窑烧造的黑釉瓷。

上层出土以青釉瓷器为主,有碗、盅、碟、罐、壶、瓶等,其中鼓腹长流喇叭口的壶形器最有代表性,还出土13枚唐至南宋的铜钱。

在装饰花纹方面,碗类器物大都是素面无纹,也有刻莲瓣花纹的。

壶的装饰以模印为主。

下层烧制碗盘一类器物时,主要是用叠烧的方法。

烧制盒形器,则用塔轮式垫柱,很少用匣钵。

上层发现的窑具,主要是匣钵和支圈。

碗坪伔窑的时代应是北宋到南宋。

屈斗宫窑址位于城东南半公里处。

1976年进行发掘,发现一座依坡而建的长达57.1米的分室龙窑窑基。

窑基分为火门、火膛、窑室和窑尾。

窑室坡度在12°~22°之间,分做17室,呈阶级状,窑室前狭后阔,宽度在1.4~2.95米间。

每两室之间的火墙下部有通火孔,依次相通。

窑室内出土的主要是白釉瓷器,器形有碗、盘、洗、盒、壶、瓶、高足杯等生活用具。

坯体较厚,装饰技法均用模印,构图简单,线条呆滞,题材除了莲花、梅花、菊花、牡丹之外,较多见的是“福”、“寿”、“卐”、“金玉”、“寿山福海”等吉祥文字,这是屈斗宫窑瓷器的特点。

出土物中,还有器模、匣钵、三足垫饼、支圈等烧制工具,匣钵有平底和圈底两种。

在一件匣钵底部刻有“丁未年”3字,结合同出器物的造型与装饰推断,“丁未”应是元大德十一年(1307)。

由此可知屈斗宫窑的废置应在14世纪初叶。

德化窑的制瓷工艺

明代至清代初年,德化窑虽也烧造少数青花瓷器,但其产品主要是以纯白瓷而著称。

宋代瓷胎原料中氧化铁的含量是0.57%,明代则降为0.35%。

宋代瓷釉含氧化铁量是0.29%,明代则高达0.59%。

因此,宋代的瓷胎致密有少数气孔,而明代的胎坚致、无气孔。

烧成温度达1200°±30℃,用较强的还原焰烧成。

而且在造型方面,无论是菩萨、观音、罗汉或达摩,均是性格突出,动静分明,在衣饰和手势的处理上,更是匠心之作。

其他如仿古铜器和箫笛一类的瓷制乐器,亦十分精美。

德化窑瓷器的古代外销情况

宋代曾外销到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

当马可·波罗旅游中国时,曾看到有德化窑瓷器经过刺桐城(今福建泉州)销往国外。

他在游记中还较详细的记述了德化窑制瓷的工艺程序。

近年来在坦桑尼亚、斯里兰卡的雅帕护瓦、菲律宾群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均发现了元明时期德化窑的白釉瓷和青花瓷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6419.html

辽代官窑 菊江历史网

泉州窑址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