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辟雍碑简介
晋辟雍碑(汉语拼音:jìn bì yōng bēi),中国西晋皇室在都城洛阳的辟雍立的碑石。
1931年出土。
辟雍为古代太学。
晋武帝于咸宁四年(278)至太学立此碑。
碑用整块石料刻成,插在覆斗形碑座上,通高3.22米。
正面刻碑文1500字,记晋武帝设立学官,兴办太学,亲临辟雍视察讲演,以及皇太子再次来此之事。
背面刻学官博士、礼生弟子400余人的姓名和籍贯。
碑刻反映出当时太学的兴盛。
晋辟雍碑(汉语拼音:jìn bì yōng bēi),中国西晋皇室在都城洛阳的辟雍立的碑石。
1931年出土。
辟雍为古代太学。
晋武帝于咸宁四年(278)至太学立此碑。
碑用整块石料刻成,插在覆斗形碑座上,通高3.22米。
正面刻碑文1500字,记晋武帝设立学官,兴办太学,亲临辟雍视察讲演,以及皇太子再次来此之事。
背面刻学官博士、礼生弟子400余人的姓名和籍贯。
碑刻反映出当时太学的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