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良渚遗址 菊江历史网

良渚遗址 菊江历史网

良渚遗址简介

良渚遗址

良渚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瓶窑和德清县境内,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群。

这里是良渚文化的命名地,也是中国早期文明起源时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大型考古遗址所在地。

良渚遗址发现于1936年,此后断续发掘至今已近七十年。

现已清理出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一百多处,出土了大量极具时代和地域特色的石器、陶器、玉器。

经科学方法测定,该遗址距今5300-4000年,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古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它的发现对研究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起源有重要价值。

1996年,良渚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良渚遗址以分布广、面积大、遗存丰富而著称。

遗址总面积约44平方公里,以莫角山遗址为中心的百余处文化遗存密布在丘陵相夹之下的东苕溪冲积平原上,蔚为壮观。

良渚遗址内文化遗存特征鲜明。

最引人注目的是以莫角山遗址为代表的大型夯筑工程遗址。

莫角山遗址是一个人工堆筑的巨大土台,面积达30万平方米。

土台上下夯土层分明,夯窝、柱洞明显,并发掘出祭祀土坑。

以瑶山、汇观山为代表的大型祭坛,是良渚遗址中早期文明发展的表现之一。

瑶山祭坛,高35米,依山而建,夯土筑成,坛内埋有大型墓葬12座。

祭坛内外可分为三重,以颜色相区分,推测其应是先民用以沟通神灵的大型礼制建筑。

遗址内还发现有数十座墓葬。

墓葬多为长方形墓坑,规模上有大小之分,陪葬品上多寡不均,形制、葬具上也有很大差异。

大型墓葬内常以玉器陪葬,如寺墩3号墓中随葬的玉琮、玉璧多达57件。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贫富分化的加剧。

良渚遗址内出土有璧、琮、璜、坠、环、珠、钺等玉器,数量可观、种类丰富、制作精良。

玉璧、玉琮、玉钺均为礼器,其中玉琮外圆内方,上面均刻有神人兽面纹,明显带有原始宗教信仰的涵义。

良渚遗址内出土有斧、凿、锛、镰、镞、矛、穿孔斧、穿孔刀、犁等石器,均为精工磨制而成。

石犁的出土,表明当时人们已经使用犁耕,这是生产力的一大进步。

加之对遗址残留稻米的分析测定,可知当时遗址内稻作农业发达。

良渚遗址内出土有鼎、豆、壶、罐、缸等陶器。

器形规整,胎质细腻,主要以夹细砂灰黑陶和泥质灰胎磨光黑皮陶为主。

有的陶器采用镂孔、竹节纹、弦纹彩绘、嵌宝等做为装饰,工艺水平高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6533.html

薛家岗遗址 菊江历史网

北阴阳营文化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