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官台遗址简介
老官台遗址,中国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的遗址。
位于陕西省华县城西南,渭河支流西沙河的东岸。
1955年起作过3次调查。
1959年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陕西分队华县队试掘,主要清理了两个灰坑。
60年代有人明确提出,它是同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具有一定渊源关系的一种新的文化遗存。
这里的陶器自具特征,手制,胎壁较薄,少量内壁还留存因减薄器壁而刮划的遗痕。
夹砂陶多为桔黄色或砖红色,有的内壁呈灰色。
纹饰以划纹为主,绳纹次之,也有少量的线纹、锥刺纹、附加堆纹,彩陶极少,仅见施于钵形鼎口沿的硃红色宽带纹。
器形以罐为主,鼎极少。
细泥陶多作桔红色,少数为黑色,也见个别的白陶。
少数细泥红陶器内壁呈灰色,或口沿呈桔红色而腹壁呈黑色。
绝大多数经过打磨,内外壁光整,有些在口沿上饰刻齿纹和似阴弦纹的刻槽。
器形有钵碗、杯和小口鼓腹平底瓮。
同时,还发现了磨光的石凿、骨铲及骨锥。
老官台遗存是半坡类型的前身,在华县元君庙半坡类型墓葬填土中存在着老官台一类陶片,是这类遗存的年代早于半坡类型的地层证据。
关于老官台遗存的文化性质,尚有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它的主要特征与仰韶文化不同,也与年代相近的磁山和裴李岗遗存有别,主张独立命名,称为老官台文化;也有的认为老官台与大地湾下层同类,后者遗物丰富更具代表性,可称为大地湾文化;有的则将它归于仰韶文化最早的北首岭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