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富林文化 菊江历史网

富林文化 菊江历史网

富林文化简介

富林文化,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

发现于四川省汉源县富林镇。

遗址位于大渡河和流沙河汇合处的第二阶地上。

1960年发现,1972年发掘。

该文化的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发现有大量细小石制品和用火遗迹,并伴生有少量的哺乳动物和植物的化石。

在富林遗址中共发现石制品4500多件,其中绝大多数是石片和石核,石器仅占石制品总数的2.6%。

此外还发现大量碎石屑和不成型的废石片。

由此可知,该遗址并非居住地,而是一处石器制造场。

富林文化石制品的原料中98%是燧石,还有石英、水晶和石英砂岩等。

打制石片多用锤击法,次为砸击法。

用锤击法打下的石片,短宽而薄。

石片的台面小而不规则,打击台面居多,利用自然面作台面的也占有一定的数量,修理台面的很少。

石片有不规则形的,有梯形或三角形的,少数形似石叶。

用锤击法打片剩下的石核,有单台面的,也有多台面的。

用砸击法生产的石片有的呈长方形,与北京人的同类石片基本一致。

富林文化的石器平均长度约为2.6厘米,有用小石块做成的,也有用石片做成的。

只有刮削器、尖状器和雕刻器3类;另有一件加工粗糙的砍砸器。

刮削器数量最多,其中多数是单刃刮削器,少数是复刃刮削器。

以向背面加工的为主,刃口较锐。

端刃刮削器加工较精致,刃口较钝。

尖状器比刮削器少得多,但修制很细致,侧刃和尖刃都相当锐利。

绝大多数由破裂面向背面加工,但也有错向加工的。

其两侧刃有的对称,有的不对称。

正尖型的居多,少数是歪尖型。

雕刻器很少,都是用石片做成的,加工较粗糙,有笛嘴形的,也有角形的。

富林文化石制品的特点是细小,石核、石片和石器都很小,只有极个别的标本长度超过 3厘米。

另外,石器的修制方式以由破裂面向背面加工的为主,用小石块做的石器比用石片做的石器略多,这些也是该文化的特点。

迄今为止,在中国南方还没有发现与富林文化面貌相近的重要遗址,仅在川西和黔西北的一些地点,发现过大量与粗大石制品共存的细小石制品。

虽然其间有一定差异,但也存在相同点,表明它们在文化上有一定的关系。

但富林文化与中国北方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某些遗存,如山西的峙峪文化,内蒙古的萨拉乌苏遗址、河南的小南海文化和甘肃环县楼房子等地的石器却有更多的相似处,都以细小石器为显著特征,同属于小石器技术传统(见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

富林文化当可溯源于北京人文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6669.html

中国中石器时代考古 菊江历史网

铜梁旧石器地点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